CNML格式】 【 】 【打 印】 
蔣氏父子“貼身衛隊”倒戈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27 16:12:42  


  蔣經國的“貼身衛隊”

  1949年初,我人民解放軍在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取得了歷史性勝利之後,蔣介石宣布“下野”,退居老家奉化溪口。國民黨為選擇“勤王”之師,頗費了一番周折,後經蔣經國首肯,方才選定國防部第三綏靖總隊擔任溪口外圍警戒部隊。可誰能料到,這“絕對可靠”的蔣經國的“貼身衛隊”,不久竟倒戈起義。

  1948年初,蔣家父子愛將——國防部“戡亂建國”動員總隊總隊長兼第三綏靖總隊總隊長劉培初回武漢過年。同時,他還有一個任務,勸說老鄉兼老同學方步舟跟他一起幹。

  方步舟,湖北省大冶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曾在我軍擔任過重要職務,1937年3月因故脫離組織。抗日戰爭時期,他奮起抗日,自動組織游擊隊,後為國民黨軍隊收編。1943年春,他又被國民黨第九戰區長官薛岳,以“縱匪殃民”罪拘捕,保釋出獄後在漢口經營煤炭為生。

  劉培初勸方步舟跟他一塊兒幹,方步舟答應了,劉培初遂委任方步舟擔任綏靖總隊副總隊長兼第六大隊隊長。

  第三綏靖總隊,是屬於國民黨國防部第二廳的一個武裝情報機關和隊伍。原有五個大隊,後成立第六、第七大隊,還準備成立一個突擊支隊及直屬第一、第二中隊,總共四千人左右。

  當時,綏靖總隊下設四個指揮室。第一指揮室指揮員肖琪,第二指揮室指揮員朱國賓,第三指揮室指揮員劉少陽,第四指揮室指揮員徐自然,突擊支隊長郭揮日,第一直屬中隊長楊俊。這些人,都是方步舟過去的老同事或老部下。

  槍聲在雨夜打響

  1948年5月,解放軍連續勝利,解放了洛陽、開封等城市。一次,方步舟到徐自然家,正遇徐的妹夫從沔陽解放區來到漢口徐家。徐自然告訴方步舟:“現在共產黨對過去脫黨的人寬大處理。我去年回沔陽一次,共產黨縣委書記陳秀山熱情接待了我,並勸我回沔陽工作。”方步舟當即表示“願意回共產黨‘老家’來”。

  7月,與共產黨取得聯繫後,方步舟開始了“工作”。徐自然和肖琪早已知道並同意方步舟的意圖,三個人一起又把楊俊和郭揮日“爭取”了過來。大家決定,就在武漢與解放軍聯絡,伺機在武漢起義。

  12月間,劉培初突然下令,調第六大隊及其他隊伍赴寧波待命,任“勤王之師”,負責溪口外圍警戒。

  當時,方步舟部起義準備工作尚未做好,如果在武漢起義,有失敗的危險。因此,當時只有服從劉培初的命令。1949年春節過後,部隊開到了寧波地區。到達寧波後,方步舟在旅館開了一次會,郭揮日、楊俊、肖琪、曹樹青等參加了會議,決定在寧波起義,大家分頭準備。起義定在4月23日拂曉,投向附近的四明山解放區。

  不料,4月20日中午,得到風聲的劉培初率部隊前來,企圖鎮壓起義。原來,突擊支隊第二大隊長葛國華叛變了,將起義計劃告訴了劉培初。

  情況萬分緊急。方步舟當即決定部隊向四明山解放區前進。當時下著毛毛雨,一路泥濘,部隊冒雨行軍。斷後的部隊與劉培初所率隊伍接觸,由於黑夜行軍,重機槍連掉隊,被劉培初截擊潰散,其餘部隊共1400餘人,安全抵達四明山,並與四明山游擊隊會合。

  此後,這支起義投誠的部隊配合縣中隊,打下了鄞西最後一個蔣軍據點黃古林,並參加了解放樟村、梁弄、上虞等地的戰鬥。

  1950年,方步舟被分配到南京一農場任副場長。肖琪、楊俊轉回湖北分配工作。(來源:武漢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