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媒:《蔣經國論》出版 有助兩岸和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13 09:13:47  


  中評社香港5月13日電/台灣中國時報報道,人民出版社昨天舉行曹聚仁《蔣經國論》的新書發表會,這是六十年來大陸官方首度出版論述蔣經國的著作,受到史學界高度重視。大陸歷史學家楊天石就說:“國家重要出版社可以出版這本書,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

  《蔣經國論》係根據曹聚仁於一九四八年、一九五三年在滬港所寫的兩個版本匯整而成。由於曹聚仁在一九六○年代前後曾扮演國共密使,穿梭於蔣氏父子與毛澤東、周恩來之間,使得曹氏早年對蔣經國的評述特別受到矚目。

  曹聚仁之子曹景行感慨說,《蔣經國論》可以出版,代表兩岸到了可以比較客觀研究的階段,但因密使經歷事涉兩岸核心史料,仍待兩岸當局進一步解密,他也籲請美國CIA與英國殖民香港時期的相關檔案史料能早日公開。

  大陸著名歷史學家,專研蔣氏父子的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楊天石就透露,他在一九八八年曾協助“湖南出版社”,編輯出版有關蔣經國的日記,銷售超過廿八萬冊,顯示大陸對關於蔣經國的書,有著巨大的“社會需要”。

  不過,楊天石自我調侃說,雖然他當年曾為出版社“立了大功”,但編輯者卻要承受巨大壓力,因此,他當年不敢署名,只能用筆名。同時,為處理蔣日記裡有關反共的敏感章節,他只好把蔣寫的“共匪”都改成“共黨”。

  楊天石說,《蔣經國論》出版,攸關給中國下一代更客觀、更全面的近代史,這對推進兩岸和平發展是有利的。他並認為,對中國近代史的發展,蔣是有功的,功大於過,“沒有蔣經國,就沒有台灣經驗,更沒有兩岸交流。”

  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雷頤則說,中國在八○年代對蔣經國就有期待,當時正處改革開放初期,各界始終關注中國的出路,輿論界還曾出現“中國能不能也出個蔣經國!”的聲音。蔣經國治台的經驗模式,有點像在贛南搞建設的味道,這些經驗都值得借鑒。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