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43名國民黨“戰犯”的最終結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17 09:42:35  


 
  第五號戰犯

  何應欽:失權有寵

  何應欽1890~1987,生於貴州興義,字敬之。曾任國民黨陸軍總司令和行政院國防部長、行政院長。去台後,曾出任蔣介石“總統府”的戰略顧問委員會計劃主席。何應欽原是蔣介石的寵臣,但因其曾偏袒桂系,尤其是在西安事變發生後,意圖主持武力進攻西安,欲在討伐中置蔣於死地,自己取而代之,而逐漸大權旁落,但仍保持相當地位。去台後,開始深居簡出,不聞政事,“閉門思過”。於1987年10月20日死於台北,時年98歲。

  第六號戰犯

  顧祝同:心思誰知

  顧祝同1893~1987,字墨山,江蘇漣水人。曾任國民黨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西南行政長官。去台後,任代“國防部長”等職。由於對蔣介石忠貞不貳,顧祝同一生官運不衰,在台灣被圈定為替蔣經國保駕護航的“輔國大臣”,曾多次提拔、指導蔣經國。他晚年身體很好,散步養花,生活規律。1973年5月,82歲的顧祝同還與何應欽一起,興致勃勃地訪問了金門與澎湖諸島。他在參觀金門炮台時,手舉高倍望遠鏡,對著大陸方向,凝視了足有十幾分鐘,方才還談笑風生的顧祝同,一下子變得沉默寡言。l987年1月17日,顧祝同在台北病逝,終年95歲。

  第七號戰犯

  陳果夫:潦倒而死

  陳果夫1892~1951,浙江吳興人。原名祖燾,字果夫。曾與其弟陳立夫一起把持國民黨黨務,組織 CC系,長期與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同為官僚資產階級的代表,合稱四大家族。去台後,蔣介石為了改組國民黨,並給蔣經國掃清政治道路,“二陳”即被開刀,重權盡失。陳果夫久有肺病,又歷來清廉,在陳立夫去美國後,家庭經濟發生危機,無錢治療加重的肺結核,導致病情難於控制。後雖得蔣介石特批5000銀元接濟,但已對病情無濟於事。於l951年8月28日死去,終年只有60歲。陳果夫生前,曾希望死後能回到故鄉浙江吳興。他寫過一首《故鄉》詩,字裡行間寄托著他濃濃的鄉情。

  第八號戰犯

  陳立夫:期盼統一

  陳立夫1900~2001,浙江吳興人。曾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央政治委員會秘書長,與其兄陳果夫同為CC系的首領。1949年12月去台灣,1950年,蔣介石“改造”國民黨,整肅CC系,陳知大勢已去,寫信給蔣請求出國,離開了台灣,在美國辦了一個小型養雞場。與其妻過起了清苦恬淡的田園生活。1967年,陳立夫偕夫人返台定居,但除讀書自娛,就是推動中醫之學,不過問政治。晚年陳立夫積極提倡 “中國文化統一中國”,並提出對大陸經援方案,期望為統一事業做出貢獻,被評為“反共老人要做聯共先鋒”,曾震動台灣朝野。2001年2月8日,新華社發布新聞:“陳立夫先生今晚在台中病逝,享年101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