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鄧家低調設靈悼卓琳 不會向公眾開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31 08:54:15  


30日上午,雲南宣威市在卓琳父親浦在廷的故居前舉行了悼念儀式,數百名各界人士參加了悼念活動。
  中評社香港7月31日電/鄧小平夫人卓琳二十九日病逝,消息引起了國人的普遍關注。昨天,中國各大媒體都在顯著位置推出了多篇懷念文章和歷史照片,以表示對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的思念之情;而位於北京景山後街米糧庫胡同的鄧家住所,靈堂已於昨夜搭設完成,許多卓琳生前的親友一早就前來弔唁,門前車輛絡繹不絕。

  大公報報道,記者在卓琳的故居看到,幾乎每隔幾分鐘就有人員前來弔唁。幾個身穿黑色便裝的工作人員守在灰色的鐵門前,每有車輛抵達,都會上前詢問弔唁者的姓名、身份,與手中的名單核對後,才打開大門放行。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弔唁活動不對公眾開放,何時開放要“八月十號以後等通知”。

  靈堂肅穆低調

  鄰居告訴記者,從一大清早,就不斷有人趕來弔唁,白色的花籃擺滿了門口。後來這些花籃和花束都被搬進了院中,據她粗略估計,一上午這裡就接待了數十批悼念者。

  這位鄰居說,最近一次見到卓琳是一年多以前,“她平時很少出來走動,我們也很難見到”。

  據前來悼念的親友描述,卓琳的靈堂非常肅穆、低調。遺像是改革開放後卓琳在美國參加一次國際會議時的演講照片。

  下午時分,十位開國大將之一黃克誠的家人前來悼念。隨後,民政部部長李學舉也步行來到,親自送上花籃。一位鄰居告訴記者,上午看到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送來花籃。據悉,中國科協副主席齊讓、中共元老陳丕顯之子陳小津、原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等也都在上午前來弔唁。

  坦然對待生死

  除了部委、軍區的領導,中小學校的師生們也送來花籃悼念。下午,景山學校的師生代表步行送來花籃,輓聯上寫著“卓媽媽您老人家安息吧,景山學校全體師生敬輓”。

  據悉,卓琳與小學的淵源不淺。1950年,中共中央西南局成立了人民小學,卓琳任校長,孩子的吃、喝、住、衣服全由她負責。直到1952年,鄧小平從西南局調到中央工作,她才帶著孩子一同到了北京。

  據悉,晚年的卓琳對待生和死的問題非常坦然,她很早就填寫了角膜捐獻志願書,並多次和子女討論身後事。她說:“我的骨灰撒在小河溝裡就行了,不要給國家添什麼麻煩。”

  在卓琳度過生命中最後時光的這處四合院舊居,灰磚灰瓦,格外樸素,門前幾棵腰粗的槐樹遮天蔽日,令這一處更添靜謐。一陣大風吹過,滿樹槐花如同雨點般灑下,落得人滿頭滿身。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