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毛澤東在蘇區被架空原因:組織路線上失人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11 09:07:13  


  核心提示:對何篤才的這番話,我是在一年以後才品味出其中的某些道理。本來,毛澤東同志在中央革命根據地軍民中,已經有了很高的威望,大家都公認他的政治、軍事路線正確。然而,臨時中央從上海進入中央蘇區後,輕而易舉地奪了毛澤東的權,以錯誤的政治、軍事路線,代替了正確的政治、軍事路線。其所以會如此,蘇區的同志相信黨中央固然是一個重要原因。但是,如果不是毛澤東在組織路線上失掉了一部分人心,要想在中央蘇區排斥毛澤東,當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930年底,蔣介石調兵十萬,以國民黨江西省主席、第九路軍總指揮魯滌平為“陸海空軍總司令南昌行營”主任,組織指揮對中央革命根據地和紅一方面軍進行大規模“圍剿”。敵人此次進攻中央蘇區的主力部隊,是張輝瓚的第十八師和譚道源的第五十師。以張輝瓚任前敵總指揮。

  紅一方面軍總前委針對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達了“誘敵深入赤色區域,待其疲憊而殲滅之”的命令。紅一、紅三軍團奉命於12月初退到根據地中部寧都縣的黃陂、小布、麻田一線蔭蔽集結,待機殲敵,同時嚴密封鎖消息。

  敵軍進入我根據地以後,耳目閉塞,對我軍的行動一無所知,因而處處撲空。而我軍以逸待勞,消息靈通,對敵軍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12月29日,張輝瓚率其第十八師直屬隊及兩個旅進至龍岡。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於是日晚8時,下達殲滅該敵的作戰訓令,紅一、紅三軍團即刻奔襲就敵。一夜之間,我軍即從小布、麻田地區撲向龍岡,於翌日上午10時許,對敵第十八師發起總攻,由紅一軍團擔任主攻。經過激戰,將該敵兩個旅一萬餘人全部殲滅,生擒敵師長、前敵總指揮張輝瓚。

  龍岡戰鬥一結束,我軍即轉頭直取敵譚道源的第五十師。我紅三軍團抄近路,翻過一座高山,直插南團。這時,敵第五十師恰從東韶進至南團,當即被我殲滅一個多旅,殘敵掉頭向東韶方向逃竄。

  龍岡、南團兩仗,打得敵軍喪魂落魄,丟盔解甲,抱頭鼠竄。我軍聲威大振,乘勝轉入反攻,將敵軍全部逐出了中央蘇區。我軍還趁勢在文昌、寧都、樂安、永豐等縣,摧毀了反動地主武裝盤踞的“土圍子”,鞏固和擴大了中央革命根據地。至此,紅一方面軍勝利地粉碎了敵軍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第一次大規模“圍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