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本吃兩顆原子彈 竟因首相文件翻譯出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8 09:33:41  


 
  在鈴木的聲明中,“黙殺”一詞只能說成“不作回應”,不能說是“ignore it entirely(完全將它忽略)”。令人更加摸不著頭腦的事情發生在美國,日本的同盟通訊社將“黙殺”錯譯為“ignore it entirely(完全將它忽略)”,美國的路透社和美聯社將 “ignore it entirely”誤報為“reject(拒絕)”。

  日本戰時首相鈴木說“不回應”《波茨坦公告》,日本同盟通訊社將鈴木的話說成“完全忽略”《波茨坦公告》,美國的路透社和美聯社將鈴木的話說成“拒絕”《波茨坦公告》。美國戰時總統和軍方首長看到的文本是美國的路透社和美聯社發出的版本。結果,日本就是在政客、譯者和編輯的疏忽之下,吃了兩顆原子彈才無條件投降。

  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收到的鈴木發言文本,不是日本官方通訊社同盟通訊社的英文譯本,而是美國通訊社的英文重寫版本。筆者不明白為何要重寫如此重要的聲明,用原文不就好了嗎?

  英文重寫版本如下:“I consider the Joint Proclamation a rehash of the Declaration at the Cairo Conference. As for the Government, it does not attach any important value to it at all. The only thing to do is to reject it. We will do nothing but press on to the bitter end to bring about a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war.”

  我的翻譯是:我認為聯合公告只是重複開羅會議聲明。對於(日本)政府來說,完全沒有附帶任何重大意義。我們只能拒絕它。我們能做的事情只有為了成功地終結戰爭而戰鬥到最後一刻。

  戰後,日本人埋怨鈴木首相沒有明確地說對《波茨坦公告》“暫不置評”,卻用了意義含糊不清的“黙殺”。“黙殺”這個詞沒有對應的英文單詞,即使在日文也可以解作“不置評”或者“拒絕”。關乎國家存亡的聲明,不應該說得模棱兩可。

  鈴木是位日本政客,日本政客說話一定是模棱兩可,這是慣例,不應該將責任放在鈴木身上。同盟通訊社的翻譯員在不清楚鈴木首相聲明的原意情況下,選擇錯誤的譯文,把“完全忽略”《波茨坦公告》的話硬塞進鈴木的口中。美國的路透社和美聯社編輯又將“拒絕”《波茨坦公告》的話硬塞進鈴木的口中。這種誤會與兩國的民族特性又有沒有關係呢?!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結果,歷史因鈴木吃的“兩只死貓”而變成日本吃的“兩顆原子彈”。(摘自:《日本新華僑報》網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