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平民到勞工
1917年的山東還是德國人的地盤,此刻德國人在歐洲戰場上和英國人、法國人打得不可開交。在歐洲戰場上,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一方在德國的步步緊逼下損失慘重,僅僅1916年7月發生的索姆河之戰,英軍傷亡就達40萬人。隨著戰爭的演進,協約國一方面臨著嚴重的人力資源危機。當協議國兵員銳減、勞力奇缺,難以為繼之時,英國一位軍官提出:“為什麼不用中國人?”
為了讓更多的歐洲人從工業勞動中解放出來走向前線參戰,英國和法國將他們的目光投向中國廉價又豐富的人力資源,希望中國人可以作為工人前往歐洲支援協約國一方的作戰。於是,在德國人無暇顧及的遠東地盤上,一場大規模的勞工招募運動悄悄拉開。
實際上,早在1915年底,一位名叫陶履德(Truptil)的法國人打著進行農業開發的旗號來到北京,他的真實身份是法國陸軍部中校,他此行的真正目的是與北洋政府秘密談判中國勞工招募事宜。後來,北洋政府與法國達成協議,由袁世凱的心腹梁士詒控制的惠民公司專門負責招募及運送華工。與此同時,英國人則利用其在山東威海衛的租借地,並利用教會網絡,悄悄地在山東和河北兩省招募中國人。
由於北洋政府不願意得罪德國人,這些招募計劃一開始都是半官方的,但是在1917年中國宣布參戰後,開始轉由中國政府勞工部組織勞工輸出。從1916年5月輸出第一批勞工開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1918年11月,相繼有十四萬華工遠涉重洋,來到戰火紛飛的歐洲,開始了他們曲折艱辛的勞工經歷。畢粹德和朱桂生只是這十四萬中的兩個普通人。
當第一批中國勞工到達法國馬賽港的時候,法國報紙《L’Excelsoir》在1916年8月22號的頭版新聞上這樣描述:“這些華工是通過仔細挑選而招來法國。他們大部分來自中國的北方。他們比安南人更加能忍受我們國家的氣候。另外,醫療體檢報告結果認為絕大部分的華工身體健壯,這對我們國家繼續在那兒招工是一個好消息。”可以看出,歐洲人對華工的到來充滿了期待。
歐洲人的期待是有理由的。因為,英法兩國對華工的選拔非常嚴格,凡患有眼病、肺結核、性病及牙病者均被拒絕。招募的華工以山東人、湖北人為主,此外還有一部分人來自遼寧、吉林、江蘇、湖南、安徽,甚至甘肅。被招募的華工絕大部分來自中國北方,這是因為歐洲人認為:“中國北方人很靈活、聰明、耐心與細心,機智、敏捷又耐勞。”選拔後的華工被集中在威海衛進行簡單的軍事訓練,等待乘船離開中國前往歐洲。
從離開中國那一刻起,華工們就面對著生死未卜的命運,死亡的危險如影隨行。1917年2月24日,德國潛艇在地中海海域擊中運送華工的郵輪,船上543名華工全部葬身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