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二次拒絕停火建議之後,準備休整兩個月之後再發動春季攻勢的志願軍,在1月25日被迫轉入防禦作戰,結果使志願軍遭到入朝以來的第一次挫折,不僅損失了5萬多人,被迫放棄了剛剛占領不久的仁川和漢城,全線後退了100多公里,重又撤回到了三八線以北。
但是,如果中國接受這次新的停火建議能在多大程度上獲得休整的時間,延遲下一次戰役的到來是值得商榷的。在聯合國軍退至平澤、忠州、堤川、寧越、三陟一線之後,迅速從美國本土及駐扎在歐洲、日本的軍隊中,抽調了大批老兵補充其在朝部隊,並將美第10軍調至三十七度線附近地區,加入了第一線的作戰序列。而按照李奇微的設想,一旦時機成熟便馬上恢復攻勢。也就是說,第四次戰役打響的時間並不受制於雙方是否就停火的建議進行談判,而更多地取決於美方軍力何時得到恢復。1月15日,也就是中國拒絕談判的前兩天,聯合國軍就開始採用“磁性戰術”在水原至利川間實施試探性的進攻。再加上此前杜魯門簽署了增撥200億美元國防費的法案等種種跡象,都表明美國當時並不想真的進行停戰談判,只是想通過玩弄停戰陰謀轉嫁戰爭責任而已,即便中方在第三次戰役後同意了停戰談判,美方也仍然會找借口把戰爭繼續下去,更別提讓中國順利解決台灣問題和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問題了。
從1951年1月中國拒絕停火建議開始,直到停火協議的最終簽訂,又經過了第四次、第五次戰役,在雙方實力對比懸殊的情況下,中方軍隊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美國卻因此達到了目的,一方面利用中國的強硬態度和軍事上的勝利從外部向各盟國施加壓力,迫使他們在政策上與自己一致;另一方面,中國的拒絕讓美國抓住時機,大肆渲染中國的戰爭狂熱,並迅速操縱聯合國通過了中國是侵略者的提案,把延長戰爭的責任轉嫁到了中朝政府的頭上,擺脫了其外交上所處的尷尬境地。從這一點來看,中國確實錯失了一個良機,因為從此時開始,無論在外交還是戰場上,中國都由主動變為被動了。
(資料來源:《論中國出兵朝鮮決策的是非和得失》,沈志華著,《二十一世紀》2000年10月號;《朝鮮:我們第一次戰敗》,貝文.亞歷山大著,中國社會出版社;《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史》,軍事出版社;《板門店談判》,柴成文、趙勇田著,解放軍出版社)(本文摘自:《文史參考》第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