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日本會向中國道歉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5 09:20:15  


 
  韓國東北亞歷史財團研究員車在福10日對記者說:“民主黨政權不顧日本政府內部反對發表談話令人鼓舞,但最重要的還是今後怎麼做。此外,日本內部政治很困難,局勢不穩,增加了今後變數。他表示,“日本國會裡也有關於南京大屠殺的研討會,至於會不會就此道歉誰都無法預測”。

  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10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近30年來,日本都是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但在國際舞台上卻沒有取得與其經濟力量相應的地位,這裡面有二戰的影響,但歷史問題也是不容忽略的重要因素。日本的所作所為沒有讓亞洲國家在心理上原諒它,從而得不到周邊國家的支持,難以成為真正的世界大國。日本政治家小澤一郎曾說,日本要想發揮國際的責任和作用,就要有必要的夥伴。這是日本建立地區信賴不可回避的問題。

  《費加羅報》回顧中日關係近年來發展脈絡時說,2005年中國爆發反日遊行和2008年發生汶川地震時,是中日關係最緊張和最好的時刻。2006年安倍上台後,日本與中國的關係開始改善。但今年以來,隨著天安艦事件發生,日本與美國關係陡然增強,對中國海軍力量的警惕經常出現在日本媒體上,甚至日本官員也就此發表“擔憂”的言論。《日本聚焦》雜誌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在日本有關本國的討論中,最有力的特征不是天皇,也不是什麼日本人或日本的東西。最有力的凝聚力是空間。一個世紀前,日本領導人使日本開始帝國主義的“大博弈”,征服海外領土,使島國擴張為大陸帝國。但近年來,認為日本的島國特征是力量之源的說法再度出現,關鍵是確保對周邊海域的牢固而最大化的定義。對國家空間的關注再次浮現,一些人自豪於日本領海使其成為世界第6或第7大國家,其他人則津津樂道海岸線使日本是美國的1.5倍大,中國的兩倍大。

  日韓能成為真正的盟友嗎

  菅直人的道歉得到了韓國政府的歡迎,但韓國輿論大都不買賬。韓國《每日經濟》新聞頻道文章認為,談話內容與期待不符,談話沒有承認韓日強制合併的非法性,讓人懷疑道歉的誠意。韓日合併條約簽署日期是22日,公布日期是29日,避開這兩個日子選擇10日發表談話隱含著“條約是合法的”。首爾經濟網站說,有人主張,應由日本天皇親自出來道歉,而不是首相。韓聯社10日的評論認可日本表現出的“誠意”,但同時說,最重要的問題是日方沒有承認韓日合併無效,而只是間接承認歷史,而韓日還有許多問題仍待解決,其中,獨島(日本稱竹島)問題很有可能讓兩國關係再度陷入僵局。菅直人道歉對今後韓日關係帶來何種影響,還是未知數。《韓國時報》說,道歉不應該只局限於形式。日本領導人應該約束自己不再發表荒謬可笑的言論,不再做出不可原諒的行動。他們應該停止參拜靖國神社,停止歪曲歷史,不再把獨島視為他們的領土,不再美化它們的殖民統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