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鄧小平向金庸透露自己為何不當國家主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16 10:28:14  


 
  1981年夏天,金庸在北京和鄧小平會見並到13座城市進行考察參訪以後,對香港記者談起中國內地經濟是否繁榮一事時,還曾有所保留地說:中國內地“經濟繁榮還談不上,和外界先進地區相比,那差得遠,也比不上台灣,但是和前幾年相比,可繁榮得多了”。1984年當金庸再訪內地時,經過對幾座城市的實地考察,他認為中國內地的經濟正處於騰飛的前夜。而且他承認內地的經濟發展速度完全出乎他的意外,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出現更加讓人鼓舞的巨大變化。金庸在京與胡耀邦等中共中央高層領導人會晤後,與中共許多革命前輩和元老的關係也變得更加緊密。當他聽說王震很喜歡他的武俠小說時,就在香港將一箱裝滿封筆之作《鹿鼎記》的小說寄往北京。王震在接到金庸的贈書後十分高興,還親筆給金庸寫了一封回信,以表示謝意。

  不久,金庸在香港就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直接參與香港1997年回歸祖國懷抱的準備工作,這是作為報人和作家的金庸首次參與重大的政治活動。這一時期的金庸,已經開始從繁忙的《明報》編務工作中退居二線,他一面積極參與香港基本法的草擬,一面開始了學術研究和各種社會活動,特別是對祖國內地的經濟繁榮、政治穩定,他採取了樂觀其成的態度。金庸遠離編務後,曾經先後獲香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並兼任該校中文系的名譽教授。1989年《明報》創刊30周年的時候,金庸毅然辭去社長職務,而改為專任明報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金庸沒想到江澤民會以他的小說作為會見的開場白

  1993年春天,北京正在召開“兩會”之際,金庸再次應邀從香港飛到北京。3月19日下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利用“兩會”的間歇時間,會見了風塵僕僕的金庸一行。江澤民見到金庸時說:“你的小說在內地有很多讀者,許多領導人也很愛看。我沒有仔細閱讀過,但翻閱過,知道你的小說中包含了豐富的歷史知識、地理背景、中國文化傳統、人情風俗等等。”金庸沒想到江澤民會以他的小說作為會見的開場白,急忙客氣地表示:“這次來北京,人大、政協正在開會,各位都很忙碌,前來打擾,很過意不去。”江澤民說:“查先生來,我們總是歡迎的,很有興趣和你談談,交換意見。人大、政協的會開得很好,很順利。你是1924年生的,還是江浙口音,鄉音未改,鬢毛卻也未衰。”接著江澤民指著桌上的一本《明報月刊》對金庸說:“我讀你的政論文章,有些地方能起共鳴。比方說你這篇文章中談到民主的發展,各國國情不同,發展的方式和速度各有不同。英國自大憲章開始到婦女有選舉權,足足經過了七百年之久。這一點我很同意。英國人本來是尊重傳統、喜歡切合實際而循序漸進的民族。他們到現在還有上議院,所有貴族議員全部是皇室任命的,並非民選。彭定康先生怎麼到香港來忽然搞這麼一套。你這篇文章的英文翻譯我也看過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