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打出來的抗戰主力:川軍第20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30 17:28:10


 
  楊漢域見強攻不行,決定白天採取守勢,夜間集中兵力發起突擊。楊漢域的這種作戰模式,成功收複棺材山。日軍不甘失敗又在天明後發起反擊,第133師則據險阻擊,雙方你來我往,爭奪十分激烈。

  與此同時,第133師還奉命抽調一部在羅盤山側翼實施進攻,以保障友軍第3師陣地的穩定。楊漢域決定抽調第797團執行這一命令。第797團奉命後猛攻日軍側背,但中校團附滕軍甫的陣亡一度使該團進攻受挫。在此情況下,師長楊漢域命通信連連長陳德邵帶一個排在後督戰,團長陳親民見狀,親率部隊衝鋒,他們在炮兵的掩護下,終於成功將日軍擊退。此後楊漢域命第399旅接替第397旅陣地,繼續配合第8軍作戰。

  在為期25天的戰鬥中,第133師配合友軍各部始終堅守不退,破壞了日軍從鄂南包圍武漢的計劃,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此戰是川軍各部自參加抗戰以來第一次完成堅守的任務,對第20軍以及其他各路川軍來說都是一種鼓舞,川軍"無用"說自此得到終結。

  湖南戰場的祥瑞

  1939年1月,楊森升任第9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27集團軍總司令,第20軍軍長一職改由曾在武漢會戰表現出色的第133師師長楊漢域接任。

  楊漢域(1905-1973),四川廣安人,字繼超。他是楊森的侄子,畢業於雲南講武堂第十九期步兵科。楊漢域身材高大魁梧,平時沉默寡言,但做事卻認真負責。在楊森麾下南征北戰,深得楊氏信任,在第20軍內部也很有威望,被譽為"楊家將"中的台柱。楊漢域到職後,銳意整訓所部,並積極開辦參謀補習班,推薦合適人選投考陸軍大學參謀班,以此改變"川軍無謀"的現象(當時川軍許多部隊都不重視培養參謀人員,有的參謀長甚至連作戰地圖都看不懂)。

  1939年9月第一次長沙會戰爆發。此時第20軍正擔負通城、通山以南的守備任務,其防區正是日軍第33師團的主要進攻目標。

  9月22日,日軍第33師團先頭部隊在通城東南地區發起猛攻,第134師在師長楊幹才的指揮下奮起反擊,在南樓嶺至苦竹嶺一線成功擋住日軍。24日,日軍後續部隊抵達,並攻占桃樹港,迫使第134師401團退守金鳳山至福石嶺一線。26日福石嶺又告失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