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公有”、“私有”之間的長短優劣,近百年來一直爭論不休,有待歷史檢驗。從孫中山的感情和態度考察,他始終袒護“公有制”。1922年12月,美國一位記者訪問孫中山,談到國有企業的種種弊病,孫中山就不以為然。一方面,他表示:積累經驗,數十年後,問題不難解決;另一方面他明確聲明:“餘以為為公共利益作工,不為私利作工,縱有上述之弊,亦為利重弊輕”,“利害相權,吾終以為國有企業較勝於現時之私有制。”請問:這像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家的口吻嗎?
金要足赤,人要完人。人們總以為事物越純越好,其實不一定。在《民生主義》演講中,孫中山曾經談到,像馬克思所設想的那種社會主義,連俄國都沒有資格實行,何況比俄國更落後的中國?可見,孫中山不是不想一步就跨進盡善盡美的境界,而是認真考慮過中國國情,同時也考慮到資本主義還存在著的強大活力。非不願也,勢不能也。新中國成立後至改革開放前的這段歷史時期,我國很快進行了改造農業、改造手工業、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的“三大改造”,隨後又開始了“大躍進”,一心想建設沒有任何雜質的“純而又純”的社會主義。但是,因違背基本國情和經濟建設基本規律,結果卻是遭受很大挫折。
從實踐來看,允許資本主義適當發展的不一定是資產階級革命家。俄國的列寧,最初搞軍事共產主義,行不通,於是改行新經濟政策;毛澤東,主張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要允許資本主義有一個比較大的發展;鄧小平,搞改革開放,將私營經濟作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多種所有制成分中的一種。很顯然,並不能因此就可以稱他們為資產階級革命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社會中,相當長一個歷史時期內流行著一種“非無即資”的思維方式。據說,“百家爭鳴”其實只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兩家”之爭,於是,凡與“我”不合者或與某些“經典”不合者均成了資產階級。一段時期內,“資產階級”帽子滿天飛;在學術領域內,不少歷史人物常被不加分析地扣上“資產階級”的帽子,但並沒有作任何嚴格的論證與分析,把孫中山稱為“資產階級革命家”可以說就是這種情況。我認為,在當今時代,史學研究已邁入了正常的研究軌道,因此,對於孫中山的定性問題也應根據歷史事實作出合理的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