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拜登政府數字政策:雷聲大雨點小
http://www.CRNTT.com   2021-11-16 09:42:13


 

  隱私保護方面,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被普遍執行,美《加州消費者隱私法案》等州層面隱私立法試點鋪開,蘋果公司從硬件層面賦權用戶關閉廣告追蹤功能,臉書關停人臉識別功能。

  平台責任方面,歐洲多國立法將平台從“有條件的中介責任”上升至“直接對平台上非法內容負責”,從傳統的“通知-删除”走向鼓勵平台承擔“法定謹慎義務”。
公平競爭方面,歐盟以《數字市場法案》(草案)彰顯反壟斷決心,試圖以高門檻“守門人”規範來改變美數字巨頭“贏者通吃”局面;韓國立法要求蘋果、谷歌開放應用商店支付渠道;亞馬遜自營商品自我優待被置於聚光燈下審查。

  數字收益方面,全球最低公司稅率談判推進,總部經濟避稅模式被挑戰,澳洲《媒體議價法》推行,社交廣告收益分布更為均衡。總的來看,雖然美聯邦層面數字治理落後,但全球布局的矽穀數字巨頭正告別“野蠻增長”,產業與治理博弈常態化,對抗烈度下降。

  (二)國際數字治理將在集團化與全球化之間搖擺

  早在特朗普時期,卡內基和平基金會等美國智庫便基於大國博弈等現實主義視角,呼呼美日、美歐加強科技與數字政策合作,構建以美國為中心的“技術全球主義”,實質是要爭奪國際技術與數字貿易規則的領導權,構築市場准入和技術壁壘,排除中國等國參與規則制定。

  特朗普的單邊主義做派讓盟友間合作困難,但美國仍對外達成了《美墨加協定》和美日數字貿易協定,且均體現了為矽穀保駕護航的產業訴求,如230條款精神在《美墨加協定》中得到彰顯,數據跨境自由在美日數字貿易協定中得到確認。相比於特朗普,拜登政府更重視維護與歐盟、亞太地區的聯繫,與歐洲建立美歐貿易與技術委員會(TTC),在美日印澳四方同盟(Quad)下設“關鍵和新興技術工作小組”,價值觀先行,突出意識形態敘事,試圖組建“去中國化”的技術、供應鏈與數字治理小團體、小集團。

  就短期看,拜登政府“合縱連橫”或許熱鬧,小團體也初具規模,但若從長期看:一方面,拜登政府拉攏組建的小集團內部也非鐵板一塊,印度等國對於數據本地化有所堅持,而《全面進步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等多邊體系下的多數國家,也越來越重視數字主權,對數字大國的贏者通吃衝動有著天生的警覺,科技與數字“民主聯合體”難免雷聲大雨點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