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七七事變70年:老戰士憶崢嶸歲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06 14:32:31  



  從1940年到1942年,八路軍從近50萬人銳減到30多萬人。八路軍的補給也日趨困難,彈藥、糧餉、藥品都嚴重匱乏。 

  在江南作戰的新四軍同樣處境艱難。除了日、偽軍,國民黨頑固派也成為新四軍必須面對的敵人。 

  “我們紅3團1000多人,在福建漳浦縣集中接受改編的時候,被國民黨反動派繳了械。”時任福建永埔遊擊大隊副政委的陳茂輝回憶。在他看來,共產黨軍隊與國民黨軍隊的鬥爭必然會貫穿抗日戰爭全過程。 

  事實確實如此,3年後的皖南事變中,新四軍慘遭毒手。陳茂輝隨軍長葉挺突圍,一路衝殺,幾天沒有喝過一滴水,吃過一粒米,最後口吐鮮血倒在地上,被國民黨軍俘虜。 

  “刺刀閃光,子彈上膛,挺起胸膛開入敵後戰場,別了,三年的皖南……”新四軍著名作曲家任光,在寫完這首《別了,三年的皖南》後,鮮血染紅了皖南的山川。 

  八路軍、新四軍各部隊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化整為零深入敵人後方,堅持抗戰。皖南事變3天后,中央軍委命令重建新四軍軍部,任命陳毅為代理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 

  原晉察冀軍區教導團的張懷瑞所在團取消了營的建制,直接編成5個戰鬥連和1個偵察連,直接在團部指揮下進入敵佔區作戰,張懷瑞也補充到河北省行唐縣支隊當中隊長。 

  “我們穿著便衣,到處摸敵人的情報,端敵人的炮樓。”張懷瑞說,他還經常到敵人佔領的縣城裏去偵察,偽軍認出了他,也不敢對他下手。 

  “我想把一個偽軍中隊長拉過來,但他不願意。不過他請我在城裏吃飯,然後禮送我出了城。”張懷瑞說。 

  在遍及19個省區的根據地,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作戰12.5萬餘次,殲滅日偽軍171.4萬人,僅華北各抗日根據地軍民在1943年一年中,就同日軍作戰24800餘次,殲滅日偽軍18.1萬餘人,攻克據點740多處。 

  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國防大學軍史專家徐焰作了這樣一個資料分析:進入相持階段,日軍在為數不多的長沙等大規模戰役中,每次投入兵力四五萬人。而對敵後根據地進行的“掃蕩”,僅4萬人以上的有近20次,萬人以上的則達到了100多次。
發展壯大,中華民族贏得百年反抗侵略史上的首次勝利 

  從1941年到1945年上半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八路軍、新四軍頑強地戰勝了日軍的殘酷“掃蕩”,愈戰愈強,扭轉了戰爭形勢,逐漸轉入反攻階段。 

  八路軍經過艱苦奮鬥,至1944年5月,對敵作戰7.4萬次,殲敵79萬餘人。到抗戰勝利前,八路軍已發展到近100萬人。 

  絕境逢生的新四軍,在皖南烈士的鮮血中站立了起來,從剛成立時的4個支隊發展到7個師,人數也從1萬餘人壯大到9萬餘人。至1947年1月新四軍番號取消,新四軍已發展到31萬多人。 

  張懷瑞帶領的中隊,原本是一個連班用機槍都沒有的地方部隊,也在敵後戰場發展壯大起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