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解密:中國的真實軍事實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03 00:37:28  


 
  兩岸統一的出路在哪裡

  作為當今中國最棘手的政治問題,兩岸統一問題一直都在困擾著中國。隨著60華誕的到來,台灣問題再一次成為熱門話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二戰”奠定了當今世界的格局,台灣問題是“二戰”遺留下來的世界性政治問題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僅實現了德國的分裂、朝鮮的分裂,還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台灣的分離。

  60年來,東西德國早已實現了統一,南北朝鮮也開始進入政治層面的對話,但是台海問題還停留在阻隔階段。雖然近年來兩岸交流發展迅速,經濟關係日益熱絡,但是與日益擴大的經濟、文化交流相比,兩岸政治關係卻進展緩慢。

  韓國統一部事務官李道奇公開提出“兩岸統一將先於兩韓統一”,引世人關注。而反觀近年來的兩岸交流動向,大陸方面頻頻發出的合作善意和務實做法也似乎正在為這種說法做最好的注腳。在國台辦主任王毅訪美期間表示,馬英九是否願意訪問大陸要看台灣的想法。這一表述,被視為大陸有意打破“經濟優先、政治後行”的談判進程,對兩岸應該適時處理敏感政治議題所表達的政策意向。而對大陸的善意,台灣方面卻遲遲不作回應,馬英九在“不統不獨不武”的論述下,更強調台灣方面應該是台灣人民來決定,這使已進入和平發展新時期的兩岸關係又增加了不明朗的因素。

  目前,台灣作為一個多黨執政的地區,民眾的意願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政府的態度。而根據台灣《遠見》雜誌最新的民調顯示:台灣人民中已有高達95.9%認同自己是“台灣人”,只有46.6%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甚至低於對“亞洲人”的認同。“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歷史”,隨著時間的推進,台灣問題將會呈現出更加複雜化的趨勢。

  按照台灣媒體評論員宮玲的說法,現在的台灣民意雖然正朝著良性的角度發展,但是海峽兩岸分隔60年所造成的思維模式、價值取向的隔閡和迥異,相互之間的不解、難解、誤解和曲解,都還需要一個長時間的稀釋和轉變。但可喜的是,作為一個穿梭於台海兩岸的媒體人,近年來,年輕一代台灣人的想法和態度給了宮玲新的思考,對於兩岸的統一事業也有了新的契機。

  世界上從來不缺少紛爭,為了解決紛爭,人們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有人往往喜歡通過戰爭達到一勞永逸的目的,而另外的人們則希望通過其他手段取得有效的平衡。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兩岸交流的加深,兩岸民眾之間的情感隔閡正在逐漸地抹平,價值觀念也日漸趨同,這都為兩岸和平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兩岸通過連續三次會談,包括啟動“大三通”、經濟緊密合作,也基本上已經體現了“連胡新聞公報”的部分共識。雖“胡馬會談”還不具備成行的條件,但政黨間的交流卻已經在兩岸和平路徑上寫下了重重的一筆。國民黨連戰、吳伯雄陸續與胡錦濤總書記面見會談;最近甚至還傳出了“呂秀蓮訪大陸”的消息。兩岸之間諸多亟待落實的“未竟之業”還需要一一完成,而這一切的實現,正是仰賴兩岸領導人的多次會談。台灣高層的積極態度和果敢作為,無疑開啟了兩岸統一和平路徑鋪設之路的新起點。

  基於歷史的原因,海峽兩岸至今還沒有結束敵對狀態,國共敵對的情緒在60年中演化為台灣和大陸的敵對。當前形勢下,戰爭的可能已經很小,和平才是解決兩岸統一問題的出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胡錦濤總書記在會見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的時候,曾經用這句唐詩表達我們實質性推動兩岸關係、破解政治堅冰的心願。

  相信隨著兩岸交流的深入,兩岸統一將會排上日程。(摘自:《中國這些事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