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八路軍與日軍精銳間的一次硬碰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29 10:50:08  


  一、彭德懷早就憋著勁想“殲滅敵人一兩個大隊”

  1、彭德懷與毛澤東在怎麼抗戰的問題上存在分歧

  抗戰爆發後,彭德懷在怎麼對日作戰的問題上與毛澤東是存在分歧的。朱德、彭德懷等人主張將中共主力部隊投入抗日,並相信八路軍能通過運動戰的形式打大仗,並認為紅軍的壯大發展要靠打勝仗、樹聲威。而毛澤東則認為,鑒於當時中共部隊人數少裝備差,力量太過弱小,如果貿然將這幾萬部隊送到抗日戰場上,輕易地在與日軍作戰中損失掉,無論如何都不利於“革命的基本利益”。因此他不主張太快出動軍隊上前線,反對打陣地戰、運動戰、正面戰,甚至不主張集中作戰,以避免與日軍正面衝突。為了統一黨內意見,在1937年8月份的洛川會議上,毛澤東促使與會者通過了符合其想法的決議:“為爭取民族革命戰爭的領導權,必須把保存和發展自己的力量放在第一位。對日作戰必須堅持游擊戰法,‘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紅軍出動必須分批出發,出發後亦應首先著眼於發動群眾和創造根據地。”

  為了使自己的策略被嚴格執行,毛澤東要求各級領導人“要堅持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的作戰原則,把主要的工作放在了發動群眾和創立敵後根據地上面來了”。毛明確告誡他們:“紅軍不應集中作戰,尤不應暴露紅軍目標,引起敵人注意,應暫時把我軍兵力一概隱蔽並養精蓄銳,以便分散做群眾工作。”同時要求他們“在公開場合向各方解釋時,說紅軍不會打陣地戰,不會在平原作戰,不習慣被集中指揮,技術與裝備十分貧弱,只能獨立自主地在山地打些游擊戰。”(楊奎鬆《中條山戰役“出兵”之爭——讀鄧野文對中條山戰役國共交涉關鍵的研討》,《讀史求實——中國現代史讀史札記》P219)需要說明的是,毛、彭的分歧並非抗日與否的分歧,而是在保存壯大自身實力的前提下如何抗日的分歧,因此,有人根據洛川會議得出“毛澤東不抗日”的結論顯然是不對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