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5日電/西班牙《歐華報》報道,從三十歲到四十歲這十年時間,對西班牙華人來說是最艱苦、最輝煌的創業階段。與在中國不同的是,他們選擇了背井離鄉,遠離親人與舊友,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社會體系,可所謂的中年危機還是來了。到底有幾人能真正做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呢?
雙重危機下的人到中年
山東籍僑胞李先生2004年來到西班牙,至今旅西生涯已有八年之久,他本人剛滿33周歲,現供職於一家華人文化公司。李先生的太太陳小姐,一年前進入一家法國奢侈品專營店工作,收入也比較穩定。三個月前,李先生得知太太有了身孕,既感到喜出望外,同時也有點茫然,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危機也在向他步步逼近。
回憶起半年前,李先生的父親突然患病入院接受手術,結果雖然讓人感到安慰,手術後父親的病情轉危為安,但是李先生還是感慨良多。他說:“我這個年齡段是最尷尬的,父母的年紀越來越大,患病的幾率大大增加,這本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我人在海外,不能在父母膝下盡孝,總覺得理虧,很不是滋味。像我父親這樣還好,屬於政府機關退休幹部,醫療保險比較完善。可一旦身體有了病症,兒女不在身邊照應著,心裡那份凄苦實在令人扼腕興嘆。作為兒子,我感到自己很不稱職,蒙父母養育之恩二十多年,可現在連最基本的陪伴都很難做到。比如這次回國探病,等到了家裡的時候,父親準備接受手術的事情已經都安排得差不多了。母親通過一定社會關係幫父親調整了病房,從原來的八人病房換到了雙人病房,住院的各方面條件基本令人滿意。可我心中仍然有一份愧疚,因為這些事情我基本上沒出什麼力,都是老人自己安排搞定的。”
李先生告訴記者,他曾經打算再在西班牙賺些錢,然後回中國找工作,並陪伴在父母跟前,就不回來了。可轉念一想,經濟問題又顯得格外刺眼,父母親退休了,自己也過了而立之年,再不能托庇在年邁的父母羽翼之下,同時自己回到中國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創業方向。這些年在西班牙漂泊,回到中國一切又要從零開始,自主創業需要本錢和人脈,給人打工同樣需要實力和人脈,而且還要面對國內激烈的人才競爭,能否獲得預期的成功實在是個未知數。李先生說:“再過幾過月,我們的孩子就要出生了。現在光是買奶瓶、奶瓶清潔機就花了差不多200歐元。再苦不能苦了孩子,所以嬰兒所需各種設備我都買最好的,去EL CORTE INGLES買PILIPS的系列產品。這說明什麼?撫養一個孩子需要在經濟上做好充足的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