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港樓未現沙士價 量寬惡果在後頭
http://www.CRNTT.com   2020-04-10 11:29:22


環海‧東岸共有31宗二手成交登記,面積194方呎至363方呎,3宗為蝕讓。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4月10日電/香港文匯報報道,持續3個多月的世紀大疫症,拖全球經濟,引發金融動盪。本港樓價由去年中至今亦下跌一成,但暫時還未出現一些人期待的“沙士價”。有業界人士認為,目前股樓企穩的原因,主要受各國的量寬措施支持,經濟差但資產價格不跌甚至上升,最大的後遺症是加劇全球社會貧富懸殊,最終或會引發地緣政治問題,成為未來的一個難以預測的“計時炸彈”。

  全球量寬 市場好淡爭持 

  最近樓市最多人問的是:“樓價會繼續跌嗎?會跌多深?會跌到沙士價嗎?”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認為,不相信今次疫症會令樓價大跌,原因是當經濟轉差時,各國政府都會推出量寬救市措施,最終資金會流入資產市場,對樓市會有支持。他更預測今年樓價可能會有2至3%升幅。

  他解釋,最近市場出現一個情況是拉鋸,意味市場意見並非一面倒,不少人都持觀望態度,預期疫情過後,後市或會回升。他以發展商推盤部署為例,寧願押後推盤也不願意減價賣,意味發展商亦觀望後市發展;而市場上成交減少,亦反映業主與準買家之間的“拉鋸戰”,大家在價錢上明顯有出入才會令交投下跌,如果業主願意減價,成交會上升。
 
  “除非本港樓市出現大量減價盤,大家要錢不要貨,才會引發羊群心態,導致樓價崩潰大跌,但今天本港樓市顯然未有出現這種情況。”他認為,今天樓市難以引用沙士作直接對比,因2003年香港是疫埠,全球沒有量寬出現,港府也沒有今次代出人工等的大規模救市行動;2008年則主要是由美國一方所引發之金融海嘯,香港樓價也僅小跌。今次疫症的影響則較前兩段歷史都更為全球性及廣泛,當年數據最多只能用作參考。

  港府救市規模遠超沙士當年 

  張翹楚估計,疫症持續下,市場未必會感受到量寬的負作用,但情況只如“激活成件事”,影響會於之後幾年明顯浮現,參考08年之後本港樓市,資產價格可預期會不斷攀升,但必須留意,今天經濟環境與08年金融海嘯不同,當年主要為美國實施量寬,再引致全球多年通脹,而今天疫症下,全球幾乎一起量寬,連香港都加入放水行列,所引發的通脹亦將會更明顯。

  恐惡化通脹 加劇地緣緊張 

  不過,張翹楚更擔憂的是,因為量寬而接踵而來的後遺症,因全球經濟轉差的同時,但資產價格卻上升,勢必會令貧富差距急速擴大。他說:“有錢就齊齊搵,無錢時就會用武力爭奪,而各國武力本身不對等的情況下,很大機會出現地緣戰爭風險,成為未來一個不可預測的‘黑天鵝’”。他舉例,假如東南亞有紛爭,由於地理位置上靠近香港,也勢必影響香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