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失業率4.2% 近10年高位
http://www.CRNTT.com   2020-04-21 11:32:32


  中評社香港4月21日電/香港文匯報報道,急升0.5百分點,專家料超09年金融危機5.5%水平。

  香港經濟接連受黑暴及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失業率一再攀升。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昨日公佈,今年1月至3月的失業率急升至4.2%,較上一個期間大幅增加0.5個百分點,更是近10年以來的高位;同期間就業不足率亦由1.5%升至2.1%,從事餐飲服務及建造業的失業率更分別上升至8.6%及8.5%。有經濟師預測,本港失業率在第二三季仍有上升壓力,整體失業率有機會超過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5.5%高位。
 
  與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比較,今年1月至3月的總就業人數大幅減少約48,800人,多達372萬人;失業大軍增加約28,100人達至16.2萬人,就業不足人數亦增加約23,700人達至82,800人。
 
  數據顯示,大多數主要經濟行業的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均見上升,其中升幅較為顯著的行業包括建造業,教育業,運輸業和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在評論最新失業數字時表示,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多項經濟活動構成嚴重干擾,勞工市場進一步急劇惡化,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分別升至接近10年來的高位;總就業人數及勞動人口的按年跌幅分別進一步擴大至3.6%及2.2%,兩者皆為有記錄以來的最大跌幅。
 
  餐飲業最慘 失業率達8.6% 

  他續說,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合計的失業率急升至6.8%,是2009年8月至10月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的最高水平;3.9%的就業不足率更是自2003年6月至8月受“沙士”沉重打擊後的高位。當中,餐飲服務活動業的情況極其嚴峻,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分別急升至8.6%及5.4%。而隨建造活動顯著放緩,建造業的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亦分別急劇上升至8.5%及7.1%。
 
  政府斥資2875億保飯碗 

  羅致光預料,勞工市場在短期內將繼續面對疫情對經濟衝擊所帶來的巨大壓力。他表示,為確保經濟活力及減輕市民的財政負擔,特區政府已推出歷來最大規模、合共2,875億元的紓緩措施,相信尤其是“保就業”計劃及多個為特定行業提供援助的項目,應有助保住僱員的“飯碗”。
 
  渣打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恆指出,儘管本地疫情近日似乎有緩和跡象,但預料減少社交接觸的防疫措施仍會實行一段時間,直接影響零售、飲食和旅遊行業,加上全球疫情發展仍然充滿不確定性,預計本港失業率在第二三季仍有上升壓力,甚至有機會超過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5.5%高位。
 
  【個案一】失業轉行做陪月 詎料僱主也失業 

  受去年的修例風波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失業問題已現骨牌效應。從事零售行業十多年的李小姐自去年6月失業至今,數度搵工不果,遂報讀陪月及託兒等課程。自我增值後苦覓工作多月,終有人請她當陪月員,正當以為開工有望之際,僱主近月也加入失業大軍,再次打爛李小姐的“飯碗”。
 
  李小姐昨日接受訪問時表示,她從去年6月起失業至今,其間曾應徵四五份工作,但苦無回音,同時報讀陪月、託兒等課程,希望藉此機會找到銷售以外的工作。直至今年1月,她終於找到一份陪月的工作,惜好夢成空,最近僱主也失業,她又掉“飯碗”,“諗住有啖食啦,都食到埋口,點知(未能成事),加上現時疫情影響,託兒(相關的工作)都搵唔到。”
 
  津貼唔知點申請 

  她續說,現時家庭的經濟重擔全落在丈夫身上,經濟壓力有所增加,“都會比以前慳,疫情之前會落街食飯,家變買返屋企食。”她又對自己是否合資格申請防疫抗疫基金的紓困措施感疑惑,“政府又話會創造就業機會,都唔知幾時有;又話有津貼申請,都唔知點申請。”她認為,保就業最重要的是社會安穩,希望疫情過後社會能走出黑暴陰霾重回正軌,屆時才能順利找到新工作。
 
  【個案二】暴衝害慘飲食業 單親母“炒散”夢碎 

  單親母親陳小姐由於要照顧兩名兒子,自2017年起領取綜援維生,其間仍會“炒散”幫補家中雜費。直至去年,其“炒散”的酒樓有意聘請她做全職員工,陳小姐眼見兒子漸漸長大,就讀幼稚園的兒子即將升上小一,而就讀小學的兒子亦已升上中學,故打算接受:“始終都想靠自己努力搵食,唔靠政府。”然而,當陳小姐想自力更生時,酒樓卻告知:“暴力衝擊搞到無曬生意,家兼職員工都唔使(聘請)啦!”
 
  陳小姐自此再找不到工作,至今已失業近7個月,其間起碼見過十多次工:“我無咩一技之長,都係搵飲食業,但係間間都話唔請。”陳小姐續說,到今年因疫情影響,兒子都停課留在家中,令她更難搵工。居於房的她每月要交5,500元租金,沒有兼職幫補,生活更加捉襟見肘,扣除租金和水電、雜費後,每月只餘下兩三千元過活:“都唔知好唔好彩,小朋友停課留屋企,花費少,但我始終要落街買菜,口罩都買唔起。”
 
  【個案三】突遭解僱失收入 房戶縮食度日 

  黃先生與患有癌症的太太及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兒子,居住於土瓜灣一個約100呎的房,現正輪候公屋。黃先生原本從事水務工程工作,月入約1.5萬元,勉強夠維持一家三口的生活費用,惟疫情下黃先生上月中旬突遭即時解僱,只獲約1萬元的遣散費,至今仍未找到新工作,惟有節衣縮食度日,例如每天只吃兩餐,在家做饅頭吃等。
 
  黃先生以往月入約1.5萬元,再加上太太兼職所賺取的2,000元,總算可應付5,300元房租金、太太的醫療與照顧開支,以及兒子的教育費用等生活開支。但一場疫情,令黃先生失去“飯碗”,一家三口頓失重要經濟來源。
 
  社工建議申資助交租 

  黃先生表示,只想求生存,想有錢交租及買食物,奈何遣散費及積蓄已所剩無幾,又不想申領綜援,唯有壓縮食物及兒子的教育開支,例如每天只吃兩餐,並以很少的肉碎來炒飯及在家做饅頭吃等。
 
  透過節省食物及教育開支,黃先生勉強能夠應付本月的開支,但非常擔心下月如何負擔房租及一家溫飽,“不敢想像將來,徬徨無助。”協助黃先生的社工建議他申請渣打對房戶的5,000元資助金,希望能助他解決燃眉之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