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光明日報:加快醫療保障法治建設步伐
http://www.CRNTT.com   2020-05-09 11:33:57


  中評社北京5月9日電/加快醫療保障法治建設步伐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執筆:華穎

  抗疫期間,國家醫保局及時發布了多項應急性政策文件,明確了“兩個確保”,即確保患者不因費用問題影響就醫、確保收治醫院不因支付政策影響救治。此舉有效解除了就診者與醫療機構的醫療費用後顧之憂,避免了部分患者或疑似患者因擔憂診療費用而逃避檢測與就診的現象,保障了“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措施的落實。

  這種應急性政策對疫情防控大局和保障民眾健康的意義重大,但也表明我國醫療保障法治尚不健全,加強醫保法治建設具有必要性與緊迫性。法治具有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要提高突發重大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必須強化法治保障。基於現行法律可以發現,與醫保直接相關的法律僅有社會保險法,該法專列一章規制醫療保險,內容不全,且主要是原則性規範,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在疫情應對中,只能借助密集發布應急性政策文件來解決醫療費用、應急性醫療機構納入定點醫院及有關藥物臨時進入診療目錄等問題,在患者或疑似患者診療費用的支付方面還存在一些後續問題。例如,新冠肺炎疫情屬於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療保險與公共衛生、公共財政如何劃分責任,尚缺乏清晰的法律依據;我國醫保的建制目標是全民醫保,但因城鄉居民屬自願參保,還有部分人群並未參保;患者愈後可能面臨後遺症,由此所導致的醫療費用解決途徑尚未明確;疫情嚴重地區承擔著控制病毒擴散風險的責任,為抗疫全局做出了貢獻,其花費的醫療費用較高,是否全部由當地醫保基金支付亦是後續需要解決的問題。可見,有必要以此為契機,加快我國醫保法治建設步伐。

  筆者以為,一方面,應當加快制定醫療保障(險)法,為醫療保險制度覆蓋全民和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並有效解除群眾疾病醫療的後顧之憂提供具體的法律依據。短短20多年間,我國醫療保障改革實現了從傳統的醫保制度向現行醫保制度的整體轉型,將近14億人口中的95%以上穩定地納入了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舉世矚目。中國包括醫保在內的各項社會保障制度的快速發展,不僅使本國人民的福利水平與民生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也對世界社會保障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國際社會保障協會此前將“社會保障傑出成就獎”授予中國政府,充分肯定中國在社保擴面工作中取得的卓越成就。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發布《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為全面推進醫療保障領域的改革提供了頂層設計方案,中國特色醫療保障制度自此進入了全面加速的快車道。目前,需要通過立法來促使這一重要制度成熟和定型,此次疫情應成為加速這一進程的催化劑。在這方面,需要在法律規制中解決好如下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