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近七成在職青年指疫情影響生計
http://www.CRNTT.com   2020-05-18 12:25:34


工聯會要求當局關注青年人就業困難問題。香港文匯報
  中評社香港5月18日電/黑暴疫情雙重打擊經濟,年輕人生計受到影響。工聯會青年事務委員會上月以問卷調查方式,了解疫情對年輕人的就業影響。調查顯示,在1,335名受訪年輕人中,近70%表示疫情影響他們的生計,亦認為從事非全職工作缺乏保障。工聯會青委建議政府應加強零散工保障、增設培訓課程、創造更多職位、改善展翅青見計劃及提供生活補貼。
 
  香港文匯報報道,工聯會青委常務副主任陳潤枝昨日在記者會指出,在1,335名年齡介乎18歲至40歲的在職青年,近70%對就業前景感悲觀,有80%受訪者指疫情持續下,令生活變得更困難,超過35%認為自己要面對生活困難的情況,將會持續4個月至6個月之久。
 
  陳潤枝又指,近70%受訪者表示,疫情令工作量及收入減少,超過47.3%受訪者減薪幅度超過25%。約15%主要從事兼職及零散化工種的受訪者中,近70%表示從事非全職工作缺乏保障。即使當局推出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仍然未能覆蓋零散工。
 
  為應對未來的生活,逾80%受訪者選擇減少開支,逾20%受訪者選擇求職,近20%受訪者指沒有任何特別應對方法。

  畢業即失業 疫境難搵工 

  出席記者會的應屆大學畢業生江同學坦言自己“一畢業就失業”。在廣州暨南大學修讀國際關係的他,去年12月已開始求職,至今毫無音訊。他指面對經濟寒冬,聘請廣告甚少,與學科相關的工種更少,就算願意減薪,僱主寧願聘請有經驗的求職者,變相畢業生找工作難上加難。受疫情影響,大學研究生的收生程序也受阻,導致“兩頭唔到岸”。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強指出,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大家要有心理準備情況不會在短時間扭轉,需作最壞打算。他建議年輕人有任何問題應與家人商量,眼光也需放遠些。他又說,零散工缺乏保障,建議政府延伸資助範圍,支援失業及零散工青年,參考飲食及建造行業強積金計劃,設立一個零散化行業強積金計劃。
 
  郭偉強倡消費券刺激內需 

  郭偉強並建議,提高培訓課程津貼上限、將課程恒常化及增設新興行業課程,將津貼上限提高至9,000元,另開創更多政府職位,及增加大灣區創業就業支援。同時,政府應增加對僱主資助,將津貼上限4,000元提升至6,000元,鼓勵僱主聘用完成展翅青見計劃培訓的學員。
 
  為振興經濟,郭偉強建議政府推出消費券,參考澳門“消費補貼計劃”,向每名合資格居民發放一張固定金額的電子消費卡,刺激內需,加速經濟復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