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國務院力挺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
http://www.CRNTT.com   2020-06-10 10:23:34


(來源:鳳凰網)
  中評社北京6月10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新增財政資金直接惠企利民的特殊轉移支付機制;部署支持適銷對路出口商品開拓國內市場,幫扶外貿企業渡難關。

  會議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是今年政府的重要工作,刻不容緩。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要靠市縣落實。今年國家確定新增減稅降費2.5萬億元,其中減免社保費將為市場主體減負1.6萬多億元,大部分在下半年實現,很多地方也在自主減稅降費,這將有力支持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紓困、解困難群眾之急,但也給市縣財力帶來很大缺口。將新增財政赤字和抗疫特別國債共2萬億元資金直達市縣,就是要支持地方落實幫扶受疫情衝擊最大的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困難群眾的措施,加強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用於抗疫相關支出等。會議確定,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將新增財政資金通過增加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安排政府性基金轉移支付等方式,第一時間全部下達市縣。中央財政會同相關部門強化管理。省級政府要當好“過路財神”,同時不做“甩手掌櫃”,在加強資金監管同時,將自身財力更多下沉基層,彌補基層財力缺口,以確保中央確定的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舉措真正落到實處。市縣政府要建立使用台賬,確保資金流向明確、賬目可查。財政部要同步建立全覆蓋、全鏈條監控系統,各級國庫要督促做到點對點直接撥付資金、確保賬實相符,審計部門要開展專項審計。對截留挪用、虛報冒領的要依法依規嚴肅問責,堅決處理。

  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林致遠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保基本民生、保居民就業和保市場主體是目前紓困政策的重心。新增政策資金包括新增財政赤字和抗疫特別國債直達基層、直達民生,全部落到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困難群眾身上,做到有賬可查,賬實相符。此外,政策能出盡出、能用盡用,真金白銀確保企業穩下來,也有助於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經濟早日復甦。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新增財政資金直接惠企利民,需要特殊轉移支付機制,確保轉移支付的有效性,使中央財政資金直達縣市和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及困難群體。要把資金用在刀刃上,除了確保資金下沉外,還要確保資金流向明確。

  會議確定,為幫扶涉及近2億人就業的外貿企業紓困發展,在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同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簡化內銷認證和辦稅程序。支持電商平台、大型商業企業等開展外貿產品內銷活動。鼓勵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和應收賬款、存貨、訂單等質押融資。依托大型電商平台加強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直貸業務。

  “當前外需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外貿企業出口面臨較大壓力,幫助外貿企業轉型發展,要在支持外貿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鼓勵外貿企業設計適銷對路的產品,開展內銷活動。同時引導金融機構提供融資支持,增強外貿企業利用兩個市場的能力。”劉向東說。

  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表示,相對於大型外貿企業,中小外貿企業綜合實力不強、現金儲備不多、市場地位不高,更容易受到疫情影響和衝擊。“通過進一步出台措施,通過發展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幫助企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支持中小企業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空間,多措並舉,形成政策合力,將切實幫助中小外貿企業持續健康發展。”龐超然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