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奧運四合院揭祕:世外桃源般寧靜(組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17 10:10:00  


 
  荊繼昌一家是北京市評選出的598戶“奧運人家”之一,參加接待奧運賓客。他家的四合院在什剎海大金絲胡同裏,古時這裡是皇親國戚的居住地。

  53歲荊繼昌和妻子分別是清朝貴族正黃旗和鑲黃旗後裔。他家中懸挂的一幅“翠谷流泉圖”還在默默昭示著這個家族的文化底蘊。院子裏養的幾隻金絲雀、文雀和百靈鳥在鳥籠裏清脆地歡叫。

  “中國人都喜歡在早上聽見鳥叫,這樣一天的心情都會很好。”這個有九間屋子的四合院男主人說。

  荊繼昌的小院從6年前開始接待慕名而來的外國遊客,客人們口口相傳,現在來的最多的是法國人和瑞士人。奧運臨近,來參觀、住宿的外國人越來越多。為交流方便,老倆口還專門自學了英語。

  “特別喜歡這些客人們,希望能跟他們交流交流。”

  荊說。夫婦倆收藏了整整五大本客人留言,還有厚厚一摞客人照片。

  住在這裡的法國《20分鐘報》的記者戴巧莉用流利的中文說:“他們很會講中國的傳統和歷史,人也特別好,住在這裡真舒服。”

  戴巧莉帶著媽媽和11個月大的兒子一起來到北京,打算報道奧運會,在這裡已經住了快一個月了。在她的眼裏,四合院和“鳥巢”同樣具有吸引力。

  “水立方”的設計者約翰·貝爾蒙現在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騎著自行車、拿著照相機在老胡同裏面轉,拍拍那些漂亮的雕梁畫棟,拍拍乘涼扇扇子的北京大媽,享受片刻世外桃源般的寧靜。“那種穿行在胡同裏面的感覺,真好。”他說。

  “我發現了兩個北京,一個是現代的、飛速發展的北京;一個是古老的、寧靜的北京。”貝爾蒙對記者說,“兩種風格的建築和兩種迥然不同的生活都讓我迷戀。”不過,他也表示:“對已經消失的一些胡同感到非常遺憾。”

  北京城的保護和發展經歷了曲折的歷程。上世紀50年代,著名建築和規劃學者梁思成等人呼籲保留舊城歷史文化名城的風貌,將古與今分開發展,以求得北京城的新舊兩利。

  但是,最後北京城的建設按照蘇聯專家的規劃在老城區展開。北京隨後因興建地鐵等工程拆除了古城墻和城門、城樓。幾十年後,人們才為此痛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