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世博為契機 上海能否重現二三十年代繁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30 11:20:28  


 
  專門研究城市規劃問題的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助理屠啟宇博士說,上海目前國際化等表象看起來與二三十年代接近,但其“路徑”不同。他解釋,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半殖民地”,數個國家以自己的方式管理租界,但多方管理提升社會的容忍度,多國人民(包括猶太人)和諧共存於這個“冒險家樂園”。

  可是,1949年以後,上海成了工業重地,即使浦東90年代開發時為上海迎來另一輪的崛起,但上海不再需要“冒險家”。此時,市民更在乎如何維持基本生活水準、明哲保身,形成了“職業經理人文化”。

  屠啟宇說:“鑒於上海的財力、經濟影響力等,它對國家來說太重要了,需要確保其穩定。深圳等成為特區,其經濟模式得到成功後才延伸到上海,進而撬動全國。”

  他批評說,籌備世博會期間,權力依然沒下放,大家用的也仍是“戰爭”語言,例如政府呼籲幹部辦好世博會、打好這場戰。

  儘管如此,屠啟宇相信,184天的上海世博會必定會迫使有關當局作出調整以應對問題。他十分讚賞向每個家庭發放一張世博會門票的做法,讓市民在世界於家門口展示時,有機會進入這個大課室。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阮儀三特別讚賞門票也免費發給有居住證的外來人員,認同他們對城市建設所做的貢獻。

  他認為,上海二三十年代的繁華是畸形的,是外國人“用槍杆子帶進來的”,不能和目前的情況同日而語。阮儀三關注“後世博”時期,原世博園區的使用,希望當局能延伸上海世博會重生態的理念。

  打造“上海的紅磨坊”

  學者對世博會能否把上海帶回到繁華的二三十年代心存懷疑,許多商家卻信心滿滿。把原來一座佛教廟宇打造成“中國城”表演與用餐場所的安娜.帕德森說,諸如美國、英國和澳洲等地,早已有類似的餐館。她與生意夥伴希望把該模式引入亞洲,選擇上海就是因為相信這裡有市場,看准了它二三十年代的繁華歷史,以及世博會的契機,希望打造“上海的紅磨坊”。她說:“剛開始時,70%的顧客是外國人,現在中國人卻占了顧客群的60%。當地人很希望更了解好萊塢等娛樂勝地,在這裡舉行企業活動。……另外,許多外國人也因世博會前來上海,甚至有企業包下整個餐廳來觀看世界杯。”(來源:聯合早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