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以日本為鏡看“炫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05 11:11:04  


 
  日本作為高度均質化的中流社會,招搖的“炫富”本身是難以容忍的。筆者曾多次參加高層次的宴會,但菜式都很簡單,自助餐或日式套餐,基本上沒有國內那種動輒一桌山珍海味、魚翅燕窩的“壯麗景觀”。而筆者熟悉的幾位國會議員都奉行“十分鐘就餐”原則,不會將時間浪費在吃飯上,夠吃就行,不會過於講究,更不會鋪張浪費,“吃完道謝、吃剩道歉”是日本社會的常識。在日本“恥文化”背景中,浪費是不被允許的“恥”。
 
  反觀中國的民間“巨富”,正如吳敬璉所言,“很多是來自‘裙帶資本主義’,是權力資本化的結果”。炫耀憑借如此手段取得的財富,後果將比維布侖預測的更加危險。“社會公平正義是陽光,甚至比陽光更有光輝”。卡耐基在《財富的福音》中也傳達了一種信仰:“社會貧富不均是上帝決定的,但憑借正當的途徑,通過努力可達到社會上層的環境卻是可以創造的。”

  權貴創富的土壤不除,“劫富濟貧”就可能被賦予正義的色彩而為社會廣泛接受。進一步講,財富不等於金錢,“貧且賤焉”固為恥也,但“邦無道,富且貴焉,亦恥也”。(來源:金融時報中文網 作者:亞太政經調研中心理事長 蔡成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