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互聯網+”打開就業新空間 就業更靈活
http://www.CRNTT.com   2022-05-04 14:13:51


 

  時春蕾是一家食品公司的供應鏈管理師,她這樣介紹自己的職業:“供應鏈是一個系統,與此相關的崗位包括採購、製造、物流配送、倉儲、計劃、客戶服務等。以前這些崗位都是‘單兵作戰’,現在供應鏈管理師需要與相關部門‘多線並戰’,從大數據中確定價優質好的產品和服務,為企業降本增效。新職業對我提出了新要求,如何通過運營和管理好公司的供應鏈來提升競爭力,是我還需要提升的地方。”

  專家認為,依托數字經濟、互聯網平台,靈活多樣的新職業應運而生。技術創新促進了新職業的湧現,新職業的興起也折射出中國經濟的活力。

  求職者選擇更豐富

  陳蘇婭是某高校紀錄片專業的碩士,上學期間常在視頻平台上傳自己的生活日常,吸引了不少粉絲。畢業後,她選擇做一名專職的“視頻創作者”。

  短視頻和直播平台因為工作時間、地點和方式的靈活性,成為不少年輕人獲得收入、實現個人價值的好去處。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課題組日前發布的《短視頻平台促進就業與創造社會價值研究報告》顯示,某短視頻平台共帶動就業機會總量為3463萬個,其中直接帶動的就業機會共2000萬個,主要來自內容創作者的就業機會。

  “互聯網技術蓬勃發展,降低了人們就業的門檻,年輕人學習能力快、創意多,可以憑借一技之長在數字經濟領域進行創新,創造出一系列有價值的作品、產品,為自己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劉大成接受本報採訪時說,數字經濟以市場為主導,一業帶百業,並能實現全場景穿透,可以帶來更多的工作機會和就業崗位。

  2021年12月,國務院發布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鼓勵個人利用社交軟件、知識分享、音視頻網站等新型平台就業創業,促進靈活就業、副業創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