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江蘇南通:江豚成為常客 見證生態改善
http://www.CRNTT.com   2022-10-20 08:51:07


  中評社北京10月20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導,“‘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這句話,真是講到了我們心坎上!”

  10月16日,江蘇南通五山地區濱江片區親江棧道旁的“濱江幸福驛”里,吳湛和50多名幹部群眾集體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深有感觸地說:“南通濱江的巨大變化就是最好的證明!”

  今年66歲的老黨員吳湛,是南通市崇川區狼山鎮街道臨江家園居民,打小就生活在長江邊上。

  “十年來,這里的環境變化太大了!別的不說,我們兒時的老朋友——‘微笑天使’江豚回來了,又成了南通的‘常住民’!”一提到這個話題,吳湛就有說不完的話。

  南通五山地區濱江片區,看得見山、望得見水。黃泥山、馬鞍山、狼山、劍山、軍山等五山臨江而立,沿江岸線14公裡,是長江南通段重要的生態腹地和城市發展的重要水源地。

  這里一度港口吊機林立,碼頭成片。沿江遍布物流堆場、棉織廠、化工廠、水泥廠等。雖然沿江村民的收入提高了,但工業化帶來的廢水、噪音、粉塵、異味等污染,卻趕走了吳湛兒時常見的江豚,也讓村民倍感無奈。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為長江經濟帶發展定下的總基調、大前提。南通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下定決心還江於民,優化長江岸線布局,建設“城市生態綠肺”。

  以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復工作為切入口,南通打響一場重點區域污染防治攻堅戰:先後實施船舶污染、非法碼頭和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等20多項專項整治行動;危化品碼頭、硫磺碼頭、集裝箱碼頭全部退出,調整沿線港口貨運功能,修復沿江岸線……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