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波光瀲灩雙桂湖(隨筆)
http://www.CRNTT.com   2024-05-26 17:05:44


  中評社北京5月26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又見雙桂湖。雙桂湖位於重慶市梁平區。梁平區多河流、湖庫、稻田,還有眾多的塘、溝、渠、堰、井、泉……濕地星羅棋布,如珠鏈點綴在這片土地上。雙桂湖就是珠鏈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總面積三百多公頃的雙桂湖,濕地面積超過百分之五十。它倚巍峨梁山、映綿延竹海,三面丘陵環繞,一面平川開闊,湖水曠渺、濕地清潤,是兩百多種鳥類、六百多種植物的生息天堂。

  此刻的雙桂湖,空氣中滿滿草木味道。視野開闊處,天穹澄明、水天一色。遠山逶迤成一抹黛綠,又深深淺淺投影於一泓煙波。環湖棧道曲徑通幽,引得人的腳步往花木深處去。沿湖佳木葱蘢,槭樹、刺葵、石楠、柚子樹、水杉……臨水照影,情態各具。
  群鳥翩躚,揮動翅膀剪碎幽謐、攪亂波光。野鴨三三兩兩結伴巡湖,將水的鏡面犁出道道細痕。白鷺懶洋洋掠過湖面,哪怕一次漫不經心的滑翔,也優雅如空中芭蕾。

  鳥兒靈動,最能感知大自然的些微變遷。在曾經集約化水產養殖導致水體污染的年月,鳥兒紛紛遠走,只留給這片水域一片孤寂。好在,生態環境治理、恢復、保護,讓雙桂湖漸歸昔日的澄澈,舊友新朋紛紛到來:世界極危物種青頭潛鴨、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闊別重慶多年的灰雁……幾年前的四五月,志願者在湖邊發現了一群斑嘴鴨及其幼鳥,這意味著斑嘴鴨在雙桂湖“定居”了。

  鳥兒們愛淺灘,人們建淺灘;它們好沼澤,人們留沼澤;它們喜深水,人們修深水區。茭白、蓮藕、蒓菜等植物能改善水質,也是鳥兒喜愛的美食,都給種上……春夏秋冬,雙桂湖的天空不再寂寥,雙桂湖的碧波蕩漾瀲灩。

  “嘎嘎嘎”,野鴨的歡叫此起彼伏。但見湖岸邊的水上,漂浮著大片荇菜。清麗的青綠色葉片,葉片下細長的根莖半隱於水中,纖纖裊裊如柳絲。“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菜,《詩經》裡的古老植物,千年來一直風雅在文人墨客的吟咏中,而今又賦予雙桂湖以別樣的悠遠詩意。

  我曾見過荇菜最美的模樣。仲夏時節,荇菜花期正盛。清波粼粼之上,圓圓的葉片鋪就滿目青綠,一柄柄鮮黃色的花朵婷婷立於其上,婉約又活潑。放眼湖面,嫩綠、明黃交織,如巨幅織錦在陽光下耀眼奪目。

  如果說鳥兒是環境的“瞭望哨”,那麼荇菜則是水質的“監測員”,水體稍有污染,它們便會消失得無影無蹤。聽公園的管理人員說,最初大家不認識它,以為是水裡的雜草,後經專家科普才得知,這竟是“寶藏”植物——可供觀賞,還為魚類、鳥類提供上佳的栖息、繁殖、覓食之所。

  從此,荇菜開始在雙桂湖繁衍生息,如今已壯大到五百多畝。每年花開時節,雙桂湖荇菜花開似繁星,湖面花海蕩漾,與遠方起伏的山丘輝映,好一幅動人的生態畫卷。

  一艘清漂船從遠處緩緩而來,沿湖岸劃出大大的弧。船至跟前,我好奇地問清漂工師傅,為何繞這麼遠的彎路?師傅一邊清漂,一邊笑道,怕傷到荇菜、驚著鳥兒,所以清漂船不直穿湖心,也不從荇菜中過,只沿著岸邊輕輕地劃行。“這當然會增大工作量咯,但保護環境,不是為了我們自己嗎?”師傅淡淡的一句話,卻讓我瞬間悟到,雙桂湖何以能成為雙桂湖。

  飽餐後的野鴨昂然游過綠毯般的荇菜,在湖面上拖出幾彎優美的水痕。岸邊,幾輛自行車飛快地駛過,灑落一串年輕的笑聲。一群散步的老人說笑著走過……

  我感嘆,雙桂湖如此之美,我要每個季節都來看它。當地的朋友卻說,何止?雙桂湖每月、每天、每個日出日落都不一樣,值得你常來看、反復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