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清水安三:致力中日友好的日本教育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10 12:11:46  



  相對于對本國的強烈批判,清水先生對中國一直抱有深刻的同情和期待。當時,中國不少知識精英都曾撰文進行國民性批判。清水先生對此則十分寬容:“在中國的國民性中,常出現使人討厭的東西,但還不曾使人絕望。”清水先生還反對對中國的前途過於悲觀:“如果把中國比作一株老樹,那麼它同青竹般迅速成長的日本是不能比的。老樹不知什麼時候會突然倒地,青竹或許一陣大風就會折斷。枯木的朽掉分外費時,而青竹一旦栽倒,則是驚人的脆弱。” 

  清水安三在京期間,結識了不少中國的知識精英,胡適是他的摯友,周作人與他過從甚密。而與魯迅先生的結識則緣於一次不期而遇。清水先生有一次去拜訪周作人,而主人不在。清水剛要離去,一位中年男子從廂房探出頭來說:“如果您肯見我,請進來吧,我們談談。”進屋後清水才得知這就是他早就翹盼拜見的魯迅先生。 

  晚年的清水還多次撰文回憶魯迅先生。魯迅人格中最讓清水印象深刻的就是“為人非常善良,但直言不諱”。清水曾將自己的漢詩交給魯迅修改。魯迅幾乎一字不落地做了修改,並對清水說:“你不要做漢詩了,日本人不適合。”然後對日本古今的漢詩作了毫不留情的批評,認為日本人做漢詩只講道理,不講詩趣。此事讓清水久久難忘。一般史料認為,日本譯介魯迅始于山上正義的《論魯迅》,其實清水的研究要比這早上7年,在時間上堪稱向日本譯介魯迅的第一人。 

  另一位清水的老友就是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李大釗。清水在美期間,李大釗曾托他買一些宣傳共產主義的小冊子。這類書籍在美國屬於非賣品,清水通過一個日本留學生出人意料地搜集到大量宣傳品,送給李大釗。從美國歸來後,清水本想立即去見李大釗,但因為趕赴南方採訪北伐戰爭而耽擱下來。李大釗遇難後,清水無限悲痛,對李大釗作了高度評價。他說:“為了改變一種時代,是必須要有流血犧牲的,通觀歷史,在文化之隅,總會見到鮮血淋漓的殉道者的墓碑。” 

  今天,在校史上一脈相承的櫻美林學園和陳經綸中學已結為姊妹校,並與北大和復旦等高校建立了交換留學制度,這些無疑都已成為中日教育領域友好交流的典範。憶古思今,我們不應忘記那位為中日友好鞠躬盡瘁的先驅者——清水安三先生。(來源:環球時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