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春節難得“全家福”折射中國社會傳統變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02 08:52:07


  中評社北京2月2日電拍一張全家福,曾經是很多中國人的春節回憶。隨著時代的變遷,這個傳統卻在悄然發生改變。

  新華社報道,老家山西忻州的劉成一,五年前在山西太原成家定居。他感嘆,現在手機拍照幾乎人人都會,但是要拍到一張全家福,卻不是件容易的事。

  劉成一記得,上次全家人在一起拍照還是五年前。五年來,雖然他每年春節都堅持回家,但與親人相聚匆匆,有時竟忘記一起拍張全家福。有時雖然記起,卻因家庭成員的種種缺席,難得再聚一起拍一張全家福。

  直至今日,像劉成一一樣,很多中國人仍然認為,拍張全家福是一種儀式,它與平日的合影照片有本質區別。在他們的記憶裡,每一幅家庭照片都是一段無聲的歷史,不僅反映出家庭生活的喜怒哀樂,也反映了社會的變遷。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代中國年輕人對春節拍張全家福的看法也有改變。

  在上海工作的山西人李靜,畢業後進入了一家生物制藥公司工作。她認為,全家福是一種特定的照片,到了紀念性的日子全家才去拍,現在手機拍照這麼方便,隨時可以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拍照已經融入生活,所以自己對全家福自然沒有那麼熱衷。

  “我可以用手機記錄家人最自然的狀態,隨時可以看,很方便也很有趣。”她說,過去相機昂貴,拍照機會也少有,隨著經濟發展,相機越來越先進時尚,從膠捲到數碼,再到現在年輕人的“單反窮三代”,拍張全家福不再是一件那麼令人期待的事。

  記者注意到,春節期間還有很多類似的“難”與“易”。比如,打個電話容易而回趟家難。科技的發展讓人與人之間交往的距離縮短,而生活距離的增加卻造成了現實中的見面難。

  “手機、視頻通話等手段造成了我們天天見的假像,其實是淡化了人們對見面的期待感。這種變化背後有著深刻的社會根源。”山西省社科院專家李永寵說,如果社區或其他社會組織能更多地發揮服務作用,中國人的春節可能更加令人回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