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春節年俗 歷久如何彌新
http://www.CRNTT.com   2020-02-06 11:41:19


  中評社北京2月6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將近千年前,王安石吟誦這首詩時,肯定不承想到“爆竹”也可被電子煙花所取代,“桃符”則變為春聯,可由AI自動生成。時代在變,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民俗符號也隨節慶形式、技術革新、生活方式的變遷而異彩紛呈。但“變”的是形式,“穩”的是內涵,我們在年俗“變”與“穩”的邏輯間,亦可讀出中華傳統文化的勃勃生機。

  民俗學家鐘敬文曾說,民俗文化的穩定性是相對的,穩定中隨時包含著可變因素。追根溯源,春節民俗的形成依賴於傳統農耕文明,遠古先民根據自然氣候和萬物生長特點深化了對歲年、節令的認知,其生產生活也大致隨節氣律動而變化。在《詩經·七月》中,古人依節氣變化而調整生產生活方式的鮮活場景便體現了這一點。久而久之,人們將這種認知延展到更為深層的文化與情感層面,並以獨具地域風情的風俗符號將其繼承下來,成為中華民族文化與精神的重要標誌。

  時過境遷,中國社會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社會過渡,工業技術的普及提高了農業生產力,讓人們逐步減少了對土地、氣候等自然要素的依賴,附著在此基礎上的節慶儀式也不斷褪去原始的色彩。伴隨社會轉型發展,大量農業人口湧入城市,世代同堂的家庭結構已十分少見,當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聚攏在一個陌生的社會中時,其背後所繼承的年俗也很難在這樣一個空間內延續與發展。此外,新科技、新觀念的湧現和外來文化的衝擊,也使這些具有濃重鄉土氣息的形式不斷式微。

  年俗確實在變。比如,“反向春運”“電子花燈”“旅遊過年”……這些被統稱為“新年俗”的形式正以其便捷與時尚不斷走俏,成為人們寄托情思、傳遞福祉的新符號。新年俗“形”變“神”不變。“反向春運”折射了父母對游子的牽掛,凝聚的是割舍不斷的親情;“電子煙花”點燃了人們歡慶佳節的熱情,點染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畫卷;“旅遊過年”則以新的空間承載了人們期待萬象更新的願景。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中國傳統年俗在歷史變遷中逐漸“換新顔”,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合拍。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人們也在憑借自身的生活智慧、思維方式與文化積澱,讓春節民俗不斷革故鼎新、吐故納新,由此激發人類創造力的源泉奔湧向前,推動傳統文化的多樣性不斷豐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適應時代發展的新民俗必將在現代與傳統的碰撞間,在文化與科技的融合中,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構建起活態化的新樣本。

  (來源:光明日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