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新浪網) |
中評社北京7月25日電/據新華網報道,在“窑罐匠”的手中,一坨癱軟的泥就能制成一個精美的花瓶。每年12月份,家住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花茂村的母先才,開始尋地挖泥,淺到20厘米,深到8米,挖夠8萬斤,儲存使用一年。
今年52歲的母先才是貴州省級非遺花茂土陶的第四代傳承人。相傳在清光緒年間,花茂村一帶便開始有人使用白泥燒制陶器。20世紀80年代,土陶業曾興盛一時,全村超過60%的家庭將其作為副業。
而今,母先才開設的母氏陶藝館卻成了村裡現存唯一的陶藝作坊。嚴峻的傳承問題擺在了他的面前。他總向人說,他的心底有份“執念”——花茂土陶未來的傳承不能僅停留在紙上,要讓更多人學會製作土陶。
走進母氏陶藝館,一股淡淡的土腥氣撲鼻而來。做土陶近40年,母先才的手較常人偏硬,布滿老繭。坐在快速轉動的電動拉坯機前,只見他的手微微一動,一塊泥很快變成花瓶形狀。在他看來,土陶製作工藝本身不難,難在要坐得住、有耐心。
母先才13歲開始學習製作土陶,他告訴記者,“過去做土陶是為了謀生,要盡可能多做一些大蒸鍋、大酒壇,近幾年,村裡發展鄉村旅遊,開始做土陶旅遊商品,追求的是‘小而精’。”
在母氏陶藝館的展示架上,擺放著不少母先才同前來研學的學生聯合創作的土陶製品,截至目前,已有50多個學校同他達成協議,定期前來研學。他始終認為,相比於使用機器和模具,手工製作土陶的魅力在於每一個成品都獨一無二、不可複制。
拉坯成型後的土陶製品在晾幹、上釉後開始用“窑”燒制,這也是當地村民過去將從事土陶製作的匠人稱作“窑罐匠”的原因。同樣是燒制,過去與現在大有不同,過去用的是土窑,要生火,而現在用的是電窑,插上電即可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