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曹雪芹的“秦淮舊夢燕市歌”
http://www.CRNTT.com   2024-05-24 10:56:13


曹雪芹西山故里的“雪芹小道”   資料圖片
  中評社北京5月24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六月,曹雪芹誕生於蘇州葑門內帶城橋下塘的蘇州織造署。曹家歷任江寧織造,至曹雪芹叔父曹頫,已歷四代,是名噪一時的江南望族。

  別夢依稀憶江南 

  舅爺李煦十分疼愛缺少父愛的曹雪芹,不時接他去蘇州長住。李煦的一處宅邸是江南名園拙政園的一部分,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任蘇州織造時買下的產業。道光十四年(1834年),畫家費丹旭到蘇州,住在拙政園,聽當地老人說,曹雪芹曾住此園,並以拙政園為《紅樓夢》中大觀園的背景素材(徐恭時:《那無一個解思君——李煦史料新探》)。吳恩裕也談到,1974年5月,他在上海聽園林學家陳從周說起吳中故老傳說,謂曹雪芹曾游拙政園、獅子林等江南名園,吳恩裕還前往蘇州第十中學探訪蘇州織造署舊址(吳恩裕:《曹雪芹佚著淺探》)。正如《紅樓夢》第一回所寫:“當日地陷東南,這東南一隅有處曰姑蘇,有城曰閶門者,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金陵十二釵”中黛玉、妙玉等,均為蘇州人氏,黛玉葬花也脫胎於唐伯虎在桃花庵葬花的故事,“唐子畏居桃花庵……至花落,遣小伻一一細拾,盛以錦囊,葬於藥欄東畔,作《落花詩》送之”(《六如居士外集》卷二)。

  金陵是曹雪芹的第二故鄉,他在這裡度過了“錦衣紈絝之時,飫甘饜肥之日”的美好童年。《紅樓夢》中點明寧、榮二府所在地為石頭城,即南京的舊稱:“那日進了石頭城,從他老宅門前經過,街東是寧國府,街西是榮國府,二宅相連,竟將大半條街占了。”據檔案記載,曹家在南京的房產並非江寧織造署一處,而是有房屋並家人住房13處,共計483間,另有田產8處(《江寧織造隋赫德奏細查曹頫房地產及家人情形折》),與《紅樓夢》中的寧、榮二府規模相當。

  乾隆年間,詩人袁枚所置隨園便是曹家的舊業,裕瑞《棗窗閑筆》雲:“聞袁簡齋(枚)家隨園,前屬隋家者,隋家前即曹家故址也,約在康熙年間。”雖然以袁氏的財力只能買下曹氏舊宅的一部分,但也足以自誇。袁枚在《隨園詩話》中頗為自得地提到:“雪芹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中有所謂大觀園,即餘之隨園也。”據考證,隨園在今天南京市廣州路附近,規模頗為宏大。隨園即大觀園的說法得到了胡適的認同,被寫入《紅樓夢考證》,但顧頡剛、俞平伯、周汝昌等均不認同。咸豐三年(1853年)春,太平軍攻陷南京,隨園被毀,今已蕩然無存。

  黃葉村中著書時 

  雍正六年(1728年)曹頫獲罪,曹家被抄,曹雪芹隨全家離開金陵,回到闊別多年的京師。從1728年到1763年,除極少的出京,曹雪芹在這裡生活了大概35年,足跡遍布大半個北京城。曹雪芹在京的遺跡,至今可考的就有18處歷史文化遺存。

  曹雪芹在京城首個落腳點是崇文門外蒜市口的曹家舊宅“房十七間半”。崇文門外一帶所居多為平民百姓,充溢著京師中下層社會的生活氛圍,這使曹雪芹對世態的體驗較之在江南時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紅樓夢》中醉金剛倪二、香料鋪掌櫃蔔世仁、江湖道士王一貼、包攬詞訟的老尼靜虛等著筆不多的各色人物,乃至將賈蓉之妻秦可卿寫成是從養育堂(育嬰堂)抱來的孤女,都源於曹雪芹的市井生活經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