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域外游記中的“萬國珍奇會”
http://www.CRNTT.com   2024-05-24 10:55:25


特羅卡德羅宮鳥瞰圖   資料圖片
  中評社北京5月24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郭嵩燾(1818—1891),字伯琛,號筠仙,晚號玉池老人,湖南湘陰人。1876年郭嵩燾出使英國,旋兼使法,是“常駐西方國家的第一個中國外交官”。奉命出使之中,域外的山川形勢、風俗政治、工藝製造等都被他以日記形式納於筆端。其中,他稱1878年巴黎世博會為“萬國珍奇會”,在自己的日記中記錄下來,以近乎白描的手法為時人勾勒出西方工業文明的圖景。

  1878年5月1日,郭嵩燾作為駐外公使,偕隨員參加了巴黎世博會的開幕式。開幕式在“大圓屋一所”(即特羅卡德羅宮)舉辦,郭嵩燾在日記中對開幕式座次、人員、流程等做了較為詳細的記述:“各國公使坐位凡分三段:公使夫人居中,右為公使,再右為公使隨員。前為平台,張設甚盛……至二點鐘,伯理璽天德至。日思巴尼亞前王,及英太子、奧太子,及各官及兩議院紳,從者百餘人皆立。主會克朗斯宣誦辭,敘述伯理璽天德之意,又接宣頌美之辭。伯理璽天德亦有復辭。”(《倫敦與巴黎日記》)國王、王儲、議員、公使皆至,儀仗護衛萬餘人、聲炮百餘響,可謂聲勢浩大。觀禮結束後,郭嵩燾步出會場,行至陳設各國展品的“玻璃屋”,工程未畢,陳設品雖僅十之六七,但“百物羅列,奇光異采,焜耀奪目”。周回園亭池館、市肆酒樓若干,隨使黎庶昌記曰:“自西洋賽會以來,詫為未有。”(《巴黎大會紀略》)

  5月13日,郭嵩燾返英前再次來到會場,由橋北西角門入,先至中國館“中華公所”小坐。中華公所“陳設華麗,牌樓亭榭,金碧輝煌”,但在當日的記述中,更為具體的規模、展品、陳設等郭嵩燾並未鋪陳,大量的筆墨形諸“惟英、法、美三國”才有的“陳設機器”,對“機爐水汽筒”“引氣夾輪之法”和“夾力機器”尤為屬意,記錄詳盡。“機爐水汽筒”為英國人蔔林斯創制的筒形蒸汽機,易櫃為筒,“其力尤巨”;“引氣夾輪之法”為刹車系統,專用於“汽輪車”,遇有緊急,立時可止,其工作原理為“氣放而外散,則輪鍵自開。納氣其中,則緊逼其鍵,使前後夾之,而輪不復能轉動矣”;“夾力機器”為升降機,“繩伸則夾力開,上下自由;繩斷則夾力合,旁設立柱以受夾”,多用於礦廠。相較於在此次世博會上大放光彩的貝爾的電話、愛迪生的留聲機,郭嵩燾更關注的是與“洋務”直接相關的機器、機械。

  6月21日,郭嵩燾二次渡海來到巴黎,28日再次進入會場,此次游覽重點在法國的陳列物事。法國作為主辦方,展呈品目繁多,南北長約3裡,“每閱一道,兼測識其內層,又越一道”。第一道在外,陳設機器,前為各種車式,內又分八九道,郭嵩燾逐一記錄各類目:氈絨、、緞、衣服、冠履為一類;床幾案榻為一類;銅、錫、鍍金、鍍銀器具為一類;玻璃器具為一類;鐫石器具為一類;鐵器為一類;珍寶佩帶為一類;織畫屏毯為一類;戲具為一類;照畫為一類;鐘表為一類;雜器具為一類;屬部器具為一類;天文格致圖畫為一類。兩旁小路,南為礦產,北為各種製造,木植、藥品、穀產又各為類,可謂“極天下之巨觀矣”。此次世博會規模遠超之前,占地約27萬平方米,其中法國的展品占去一半的空間,深諳西方文化的馬建忠直言,“蓋法人之設此會,意不在炫奇而在鋪張。蓋法戰敗賠款後幾難復振,近則力講富強,特設此會以誇富於外人”(《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課書》)。

  6月30日,為慶祝世博會成功舉辦,法國政府籌集50萬法郎在巴黎舉辦燈會。郭嵩燾偕黎庶昌、張聽帆等人步行一周,但見滿城竪旗張燈,奇麗璀璨。是夜情形,郭嵩燾和黎庶昌各有記錄,但側重不同。郭嵩燾重在城市空間的描寫:“以桑塞裡色大街為經,中為布拉斯得拉弓高,即竪埃吉古碑處也。經西過拿破侖紀功坊,直接蔔阿得蔔琅園;經東為蒙勒馬爾得大街,並於街兩旁樹架,連小玻璃盞,引煤氣為燈。每值街口,兩旁植杆竪旗,中聚小玻璃盞,引燈為花圍。出城至蔔琅園,則沿途竪旗杆,間數十步為牌樓,懸萬點星燈五盞。”寥寥數筆勾勒出香榭麗舍大街、協和廣場、凱旋門、巴葛蒂爾公園、鑄幣廠街的空間關係,亦足顯燈會之規模。隨使黎庶昌則側重於場域體驗,尤觸動於聲光電器,對懸掛燈盞一一記錄,“五色紙燈十萬個”“玻璃燈三萬盞”……“總共官設之燈,二十五萬三千,而各人家自懸之燈又數十萬盞,不入此數”,“另有電氣燈二十四坐”,在他的記述下,城市“玉宇珠霄,無不通明透徹”。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