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5日電/據科技日報報道,“到了醫院,醫生很快把他從我們身邊帶走了,我再也沒有見過我的兒子,他就那樣孤單地死去了,我們沒和他道別,現在只留下他的衣櫃和熱帶魚……”
小說《復仇女神》中一位父親斷斷續續的囈語所描述的悲痛與分離,真實而頻繁地發生在20世紀上半葉的北美、歐洲等地。
悲劇的源頭是一種會引發脊髓灰質炎的病毒。成千上萬名嬰童起初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炎症,隨後突如其來地無法自主呼吸、癱瘓,甚至死亡。據記載,1916年6月17日,紐約正式宣布存在流行性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那一年,紐約脊髓灰質炎患者多達9000多人,死亡2343例。而1952年暴發了迄今為止疫情最嚴重的脊髓灰質炎大流行,僅美國報告的病例就有57628例之多。
尋蹤,上千年前的“零號病人”
誰是第一個感染了脊髓灰質炎病毒的“零號病人”?
一幅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時期(公元前1403年—公元前1365年)的石版畫,描繪了一個右腿肌肉萎縮的人,它被視為是最早反映小兒麻痹病態的可考證文獻。
《黃帝內經》中有載:五臟有熱,可使人病痿,蓋熾熱於內,形痿於外。
人們知道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存在才短短百年,而脊髓灰質炎病毒卻如幽靈般伴隨人類社會的演變。年代的久遠,讓脊髓灰質炎病毒零號感染者的追尋毫無意義。但在人類社會的局部,要麼因為未知帶來的懼怕需要找到宣洩的出口,要麼因為不可言明的政治目的,人們會為了誰是帶來它的“零號病人”而互相歸罪,甚至大打出手。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高晞在一次演講中指出,在黑暗的中世紀歐洲,流行病肆虐,包括傷寒、天花、小兒麻痹、猩紅熱在內的傳染病,由一國傳到一國,很快就在歐洲蔓延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