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3日電/你是否經常要求別人重復其所說的話?聽不清電話裡的談話?抑或常有人說你講話聲音太大?如有類似情況,你可能出現了聽力損失,需要及時檢查,盡早干預。
據世界衞生組織介紹,雙耳聽力閾值(即聽力範圍)超過20分貝就屬於聽力損失;如果聽力更好的那只耳朵聽力閾值超過35分貝則屬於殘疾性聽力損失,需要聽力康復治療。預計到2050年全球將有近25億人有某種程度的聽力損失,至少7億人需要聽力康復治療。
導致聽力損失的因素有很多,如遺傳、宮內感染、新生兒嚴重黃疸、慢性中耳炎、病毒感染、吸煙、巨大的聲音、營養不良、耳毒性藥物等等。如果不能治愈,不僅影響個人生活,還會對社會和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怎麼知道自己的聽力是否受損?世衞組織專家介紹,如出現以下情況,就可能患有聽力損失:經常要求別人重復其所說的話,調高收音機或電視機音量,在嘈雜的地方很難跟上別人的談話,聽不清電話裡對方的講話,耳朵裡嗡嗡作響(耳鳴),聽門鈴、鬧鐘、電話鈴聲等聲
響有困難,別人說你講話聲音太大。
新華社報導,專家建議,如果對自己的聽力沒有把握,應請專業人士進行測試,聽力測試很容易,不會花很長時間。
患有聽力損失,可求助於藥物、手術、助聽器、人工耳蝸、聽覺康復治療與諮詢等干預措施。專家特別強調,不要擔心佩戴助聽器會遭
人歧視,聽力損失沒什麼好羞愧的,無須隱瞞,每20個人中就有1人患有中度以上的聽力損失。
有些人雖然聽力不好,卻認為問題不大,等上幾個月或幾年再佩戴助聽器也無所謂。但專家提醒,聽力損失問題不解決,可能使人不知不覺地錯過重要的聲音和話語, 對話和社交變得更加困難,同時也會影響周圍的人,可能導致被誤解,產生挫敗感。聽力損失還會加重抑鬱症和癡呆症。年齡增長會影響一個人適應新的傾聽和交流方式的能力,這也是應盡早診治的原因之一。
專家建議,聽力損失者應盡快到聽力專家或耳鼻喉科大夫處檢查,商討最佳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