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核戰略前途叵測 全球打擊能力難確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01 13:39:36  


美戰略導彈部隊正在為導彈加裝W87核彈頭。(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4月1日電/美國布什政府已經最終決定了新型核武器的設計方案,將在冷戰結束後首次開始全面開發新型核武器。同時,為確立在一小時內打擊世界上任何目標的“全球攻擊能力”,布什政府還計劃開發常規新型導彈。但是,布什政府任期只剩下不到兩年,而且議會和專家也對不排除先發制人的可能性以加強抑制力的政策持有異議,“新的核戰略”能否在布什任期內實現可謂前途叵測。

  新的“三把利劍”

  日本共同社文章稱,布什政府2001年成立後即著手調整抑制戰略。冷戰期間美國的抑制戰略方針是依靠洲際導彈(ICBM)、潛射彈道導彈(SLBM)和戰略轟炸機等大型核武器,而布什政府計劃將之換成新的“三把利劍”,即核武器與常規武器並用的攻擊力、導彈防禦系統(MD)等防禦能力、以及快速反應的核基礎設施。

  在向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後,歷代美國總統就再也沒有按下過“核按鈕”。但是,新戰略試圖通過並用核武器和常規武器,對“無賴國家”和恐怖組織、以及中國這樣的“潛在核大國”,構築起可以實用的抑制力量。“可靠替換彈頭”(RRW)成本低廉、壽命長、無需進行核子試驗,同時還“易於製造”,進入生產階段後,一旦“有事”便可在短期內實現增產。這種“快速反應的核基礎設施”將擔負起新的抑制戰略的一環。

  計劃或中途而廢

  布什政府當初曾摸索開發可精確打擊生化武器的小型核武器,但因議會反對而夭折。另一方面,核研究機構也對長期未開發新型核武器開始產生危機感並提出開發要求。RRW便在這一背景下作為權宜之計出臺。

  但是,RRW的新設計方案決定後,議會中反對之聲不斷,民主黨資深眾議院議員威斯克羅斯基質問“為何要新型核武器”,而參議院議員費因斯坦茵更明確表示“百分之百反對”。一位國會有關人士預測,“政府希望2012年開始生產RRW,但在剩下的任期內最多也只能完成設計研究”。

  國會反對新型導彈

  除以RRW為代表的“快速反應的核基礎設施”以外,布什政府在任期內還急欲實現的是加強核武器與常規武器並用的攻擊力量。軍方作為“主力”的是將新型常規彈道導彈配置到搭載“三叉戟”潛射導彈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上。軍方的目的在於,目前14艘戰略核潛艇分別具有24個發射管,如果其中2個換裝上常規導彈,一旦出現短時間內需要進行遠距攻擊的情況,就可以增加總統的選擇餘地。

  但是,國會去年對此表示擔憂,稱發射常規型“三叉戟”導彈可能被中俄誤認為是發射了核導彈,難免招致發生偶發性核戰爭。國會有關人士稱“政府完全沒有理解國會的主張,國會已經對此說‘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