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促外交手段解決達爾富爾衝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12 04:55:32  


  中評社溫哥華4月11日電/ 中國和美國高級官員就達爾富爾問題交換意見。兩國敦促以外交手段解決達爾富爾衝突。有分析指出,在達爾富爾問題上,中國的立場有所變化,但其他國家也應當採取更積極的立場才能使達爾富爾問題的解決出現實質性進展。

  *美中高官就達爾富爾問題通電話*

  據VOA News報道,星期一晚上,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戴秉國與美國副國務卿內格羅蓬特通了電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說,戴秉國和內格羅蓬特主要就達爾富爾問題交換了意見,也談到如何落實安南方案,在達爾富爾地區部署一支非洲聯盟-聯合國聯合維和部隊。秦剛重申,中國願意同國際社會一道為緩解和改善達爾富爾地區的人道和安全局勢、通過協商談判實現達爾富爾的和平、穩定與發展做出積極和建設性努力。秦剛強調,至於什麼時候實施安南方案和部署聯合國維和行動還需要有關各方、特別是蘇丹政府、非盟和聯合國之間進行協商,具體落實有關細節。

  *分析:美中立場差異大*

  美國馬利蘭大學的中-非關係問題專家威爾遜教授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時候分析了中國和美國在達爾富爾問題上立場的差異。威爾遜教授說:“中國人一直不願意對蘇丹施加太大的壓力,一個原因是中國在蘇丹的石油利益,另一個原因是中國一向堅持的不干涉其他國家事務的政策。而美國在蘇丹的經濟利益比較少,同時美國又推崇這樣一種理念,那就是,如果美國認為一個政府沒有履行人權、民主等方面的承諾,就應當鼓勵外界對這個政府施加壓力。”威爾遜教授說,中國從50年代到80年代初在對外交往中一直把意識形態放在首位,從80年代開始進入了一個把商業利益放在首位的階段。他說,但是,在今天的世界,各國政府、非政府機構、民間組織對一個大國的期待是關注公平、正義和透明,在這種期待的壓力下,中國對待達爾富爾問題的立場開始出現變化。

  *分析:美國態度比其他國家積極*

  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一直尋求授權聯合國維和部隊平息達爾富爾的暴力。非洲聯盟部隊迄今未能制止那裏的殺戮。預計內格羅蓬特將訪問蘇丹,傳達華盛頓的強硬資訊,要求蘇丹方面停止反對在達爾富爾地區部署國際部隊。但總部設在華盛頓的非洲問題研究機構--非洲行動的執行主任阿庫特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時候說,在達爾富爾問題上,美國也應當受到批評。阿庫特認為,美國和中國一樣也沒有為解決達爾富爾危機做出足夠的努力。不過,馬利蘭大學的威爾遜教授指出,美國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比其他國家都積極。威爾遜教授說:“我認為美國比其他西方國家、比其他國家更積極地尋求就蘇丹問題採取一些措施。但是美國希望通過聯合國、通過安理會行動。另外,美國擔心,如果推中國或其他國家推得太厲害會出現聯合國決議被否決的情況。”

  *分析:大國應採取更積極立場*

  威爾遜教授認為,世界大國迄今沒有找到終止達爾富爾人道危機的途徑,令人非常遺憾,達爾富爾危機雖然引起了大國的關注,但這種關注還遠遠不夠。他說,現在中國的立場有所變化,但北約各國,歐洲國家,特別是大國,也應當在這個問題上採取更積極的立場,唯有如此,達爾富爾問題的解決才會有實質性的進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