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法國總統選舉次輪投票仍有變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24 10:31:11  


  中評社香港4月24日電/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舉世矚目的法國總統選舉首輪投票後,執政的人民運動聯盟主席薩爾科齊與社會黨人羅亞爾分別以31.11%與25.83%的得票率晉身5月6日的次輪選舉。這場競選不但是法國政治潮流的選擇,也是法國政冶人物之間恩怨的對陣。

  社論表示,過去法國的政局,內外的運作相當混亂與失衡。由於法國的第5共和政體,既非總統制又非內閣制,因此經常出現總統與總理極端對立的意見,遂引發政局動盪不安。但最近幾年希拉克挑選右派人士為總理,至少減緩了左右磨擦導致政策的衝突。

  其實自東西冷戰結束以來,歐洲傳統的左右政治分野已日趨模糊,而強調平等、機會均等、全民教育、社會保障等左翼價值觀也漸漸為各政黨所接受,羅亞爾主張變革和社會公平,加強公眾在政治決策過程中的民主參與,與當今歐洲社會共識頗能契合,也能吸納貝魯及其他中間或中間偏左候選人遺留下的票源;而代表傳統右翼薩爾科齊,他主張支持自由市場經濟發展國家、增加就業、改革社會福利制度、強化移民控制等,對支持極右勒龐及其他偏右候選人的選民而言,會產生選票轉移的效果。因此,次輪投票左中右選票如何轉移,直接牽動薩、羅兩人最後誰會勝出,迄今仍有很大懸念。

  社論指出,薩爾科齊最大的優勢是希拉克的表態支持,但也是他的包袱。希拉克非常懂得玩弄政治權謀手段,在挖東補西與朝三暮四的政治承諾中,整個法國因他精彩的政治演出,而失去了面對經貿競爭現實的機會。法國中間選民是否在次輪投票中,對右派過去兩屆執政產生厭棄,而有換人做做看的想法,值得我們關注。不過,社會黨也曾因個人的政治恩怨,而演出同室操戈的併鬥場面,羅亞爾能否穩住陣腳,不讓社會黨內出現扯後腿的現象,營造左派政黨團結勝選的氣勢,是最後贏得選舉的關鍵。

  進入次輪選舉,由放政治訴求的對象不同,戰場瞬間拉大,政見要更有包容性,才能吸引另一半原先投選他入的選民。薩爾科齊在首輪投票結束後表示,他將團結法國人,建設一個“博愛的法國”,而羅亞爾也呼吁法國入團結在她周圍,建立一個更加“人道的法國”,這是兩條截然不同的法國之路;在傳統政治分野的圍籬逐漸倒塌之際,超脫舊有派系思維,爭取各不同立場選民的支持與認同,正是邁向勝選之道。

  社論稱,其實古今中外,政治原本就是非常的現實,只要利益與機會當前,根本沒有甚麼承諾與道義可言。而不論未來是誰能當選法國總統,都要矯正法國所面臨的12年右派強硬政策所帶來的問題。歐洲的政治重心,已經由巴黎轉向柏林,而過去凡是與美國唱反調的立場,也必須修正,如此勢將牽動法國與歐盟、中國的關係。法國的經濟政策也要調整,才能再度展現國際經貿的競爭力,使法國有能力解決目前內外的各種問題。

  左右政治勢力在次輪投票前的合縱連橫,是執政黨與社會黨的機會與挑戰,也是法國政黨勢力的重新洗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