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安倍訪美期望很高,卻成效不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29 12:19:20  


  中評社香港4月29日電/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今天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任超過半年後,才正式訪問美國,與美國總統布什舉行峰會,不過,除了凸顯美日聯盟傳統上的重要性、持續鞏固雙邊關係之外,安倍這趟訪美行程可說並沒有取得豐碩的成果。

  文章表示,安倍不久前就因為發表“沒有證據證明日軍曾在二戰時期強徵慰安婦”的言論,而在國際間引起軒然大波,中國、韓國、菲律賓以及遠在歐洲的荷蘭,都表達了不滿和抗議,要求日本進一步解釋。

  面對國際壓力,安倍後來才重申日本政府依然堅持“河野談話”的立場,暫時緩和國際間的不滿情緒。在安倍展開訪美行程前,美國政府就已撂下重話,敦促日本必須“尋求方法”,解決日本與鄰國因為歷史問題而引發的爭端,確保區域穩定不受威脅。

  文章稱,換言之,“慰安婦”課題其實已成為足以影響美日雙邊關係的一項因素;而安倍在訪美期間,韓國一名前“慰安婦”及相關援團體甚至在白宮外示威抗議,被日本媒體形容為“前所未有的事例”,令此次訪問行程蒙上陰影。雖然安倍就此課題的道歉已獲布什接受,但卻仍未被東亞國家所認同。

  除了“慰安婦”課題外,安倍與布什此番會晤,依然面對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舉例說,日本對美國進口牛肉設限,已成為雙邊經貿關係掀起風波的摩擦點;旨在化解朝鮮核危機的六方會談依然未達致顯著成果,美日雙方仍須加強努力……這一切早已存在的問題,造成安倍的訪問行程難以取得新目標。

  文章指出,安倍自從上任以來,就面對民意不斷下降的窘局,一直到中國總理溫家寶早前訪問日本後,安倍的民意才有所回升。這意味著,外交其實是安倍可以妥善利用、進一步拓展的領域,以便保住甚至加強民意支持度。

  這次的訪美行程沒有取得豐碩成果,安倍更應該將注意力放在東亞區域,在美日聯盟與區域合作關係之間取得平衡;因為,這不只是能夠建立起友好負責的形象,亦可保障區域穩定,完全符合日本利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