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危險海域 威脅中國航運安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21 17:34:04  


  中評社香港5月21日電/索馬里沿海、馬六甲海峽以及整個東南亞水域是威脅中國航運安全的三大主要危險海域。

  國際先驅導報報道,禍不單行。三艘亞洲船隻被劫持僅過4天,索馬里沿岸又上演了一起新的海盜劫持事件。

  5月19日,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租用的一艘貨船在沿海遭遇海盜,所幸索馬里安全部隊及時採取行動,該船才免遭劫持。而在世界範圍內,這樣的劫持事件更是屢見不鮮。

  “西非、東非索馬里沿岸、連接蘇伊士運河的紅海和亞丁灣一帶、孟加拉灣沿岸以及馬六甲海峽和整個東南亞水域是現代海盜經常出沒的世界五大恐怖水域。”專門研究海盜的中國現代國際關係所的助理研究員石剛介紹說。

  其中,索馬里海域、馬六甲海峽以及整個東南亞水域是中國船隻經常出沒的區域,也因此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威脅。

  索馬里海盜裝備精良 

  20世紀90年代初,一些索馬里軍閥以“保護索馬里海洋權益”為名,組建了幾個海上武裝組織,主要對付那些在索馬里領海或近海經濟專屬區內捕魚或傾倒有毒物質的船隻。但很快他們就發現,劫持船隻和船員並以此勒索贖金,是一項回報豐厚的“產業”。此後,海盜活動就日趨猖獗。

  要想劫持成功,精良的武器裝備自然必不可少。肯雅“海員援助組織”負責人穆萬古拉向《國際先驅導報》介紹說,索馬里海盜每次作案通常出動3艘左右快艇,每艘載有6到10名武裝人員,配備有全球定位系統、AK47突擊步槍和火箭筒。他們在靠近目標船隻後,以武力相威脅,然後登船控制住船員,並將船隻駛往偏僻海域。

  鑒於索馬里沿海的高度危險性,國際海事局建議,所有不以索馬里為目的地的船隻在經過這一地區時至少與海岸線保持75海裏以上距離,最好是保持200海裏以上。

  不過,事實證明,200海裏的距離可能仍然不夠安全。這次出事的韓國漁船據說就是在距離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約210海裏的海域遭到劫持。 

  東南亞海域成恐怖“溫床”
   
  亞洲的馬六甲海峽也是令過往的中國船隻望而生畏的海域。

  馬六甲海峽全長約805公里,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每年有大約5萬艘船隻過往,承載著全世界三分之一的貿易貨物和二分之一的原油。繁忙的海上貨運為海盜提供了有利可圖的劫掠目標。

  此外,南亞海域也是世界上海盜活動最為猖獗的地方之一,這裏是中國很多船隻的必經之路,並發生過多起中國船隻被盜事件。2003年3月20日福州永豐遠洋漁業公司的漁輪“福遠漁225號”在斯里蘭卡海域遭到海盜襲擊,海盜們使用了火炮和機槍,26名船員裏有17名遇難。

  國際海事局的有關統計顯示,馬六甲海峽和整個東南亞水域的海盜襲擊事件占到了全球總數的56%以上。這還只是已知案例,國際海事局估計,至少有一半遇襲事件沒有報告。
  
  打擊海盜需要跨國合作

  面對越來越瘋狂的海盜行徑,全球各國也展開了打擊海盜的合作行動。5月19日,一場反圍剿海盜演習在南中國海海域拉開帷幕,包括中國在內的10個國家的17艘艦艇參與了此次演習。

  據瞭解,這次為期兩天的多邊聯合軍演以海盜猖獗的所羅門群島附近海域船隻遭遇襲擊為假設案例,通過各國艦艇之間的網上互動,對海盜船隻進行跟蹤和圍剿。

  這次演習利用新加坡海軍研製的一套資訊聯動系統,進行打擊恐怖活動的網上推演。一旦某海域發現海盜或恐怖活動,涉嫌船隻的照片和其他資訊就會被最近的軍艦捕獲,並采入資訊聯動系統,5分鐘後位於南中國海和馬六甲海峽的各國艦艇都會得到資訊,從而為快速打擊海盜創造條件。

  石剛也強調說,除了依賴其他船隻幫助之外,船隻本身也應該提高自己的自衛能力,最好在船上設立一定的防衛裝置、高壓水龍,以及全球定位系統等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