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遭海盜攻擊 日印舉行聯合海難救助演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02 09:22:31  


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6月2日電/日本第四管區海上保安總部(名古屋)5月31日在名古屋港沿岸和印度海岸警衛隊進行了聯合海難救助演習。本次演習以受到海盜攻擊為假想。

  日本共同社報道,除日本海上保安廳的“瑞穂”號巡邏船和印度沿岸警衛隊的“SAGAR”號巡邏船外,雙方共派出11艘艦艇、3架直升機和約470人參演。演習假想油輪遭遇槍擊並有人受傷,進行了直升機搶救傷患等演練。

  演習中巡邏船和直升機還對逃匿的“海盜船”進行了追蹤。在兩面夾擊後,全副武裝的海上保安管持槍登船,制伏了“海盜”。

  由於印度洋和馬六甲海峽的海盜猖獗,日本海上保安廳和印度及東南亞國家的海岸警衛隊在各地進行了聯合演習。

  另外,近年來日本在戰略指導上由“近海防禦”變成了“遠洋防禦”。並積極與周邊國家進行軍事合作、交流。日前日本與澳大利亞簽署的“日澳聯合安保協議”就是其中的一個步驟。

  分析認為,美國、日本與印度海上軍事互動的不斷升溫,除了有美國希望通過軍事合作推動印度加入PSI(防擴散安全倡議)的原因外,日本與印度本身的“南下”與“東進”戰略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冷戰結束後,日本海上自衛隊逐步將戰略重心轉向東南和西南方向,並將其作戰海域擴大到“日本周邊地區”,包括南沙、馬六甲海峽,甚至可擴大到澳大利亞、中東和印度洋地區,原有的一千海裏護航交通線也被擴大到兩千海裏。因此,近年來日本一直積極謀求在麻六甲海峽及印度洋海域的軍事存在。

  與此相對應的是,印度海軍於2004年初確定了“全面控制印度洋、東進太平洋、西出大西洋、南下非洲”的遠景目標。為了實施“東進”戰略,印度海軍除加緊採購大型艦艇外,還在靠近馬六甲海峽的安達曼群島設立了遠東海軍司令部,並在其東海岸擴建大型軍港,該港建成後將成為印度海軍進入東南亞和中國南海的前進基地。

  正是由於存在戰略上的互補,日本與印度逐漸加快了海上合作步伐。2005年底,日本政府表示允許印度參與在亞太地區聯合軍事演習時使用日本的海軍基地,今後還可以考慮把這些基地作為美日印三邊聯合演習基地。

  作為回報,日本希望印度提供類似設施的基地,給日本海軍和海岸警衛隊使用。該項建議突出反映了日本政府急於擴大其在印度洋海域軍事存在的意圖,也恰恰迎合了印度海軍希望早日進入太平洋的既定戰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