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布朗成英首相 歐洲晉新三劍客時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28 11:34:51  


  中評社香港6月28日電/布朗正式成為英國首相,加上薩爾科齊此前就任法國總統,以及“鐵娘子”默克爾成為德國史上第一位女總理後,標誌著歐洲進入“新三劍客”時代。

  有人形容他們3人加上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就是“夢幻改革團隊”,有利歐盟改革。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的每日時評發表文章說,原來的“三劍客”時代曾引導歐洲向前發展。在布萊爾、希拉克和施羅德主政英國、法國和德國的時代,歐元誕生,歐盟擴大至25國,整個歐洲奇蹟般地凝聚在一起。但也就是在這個時代,歐盟憲法陷入僵局,使到歐盟改革進程停滯不前。而一場伊拉克戰爭也讓英、法、德“鐵三角”整個歐洲奇跡般地凝聚在一起。

  “新三劍客”上台後,歐盟的改革進程相信會取得進展。歐盟成員國領袖上週經過兩天馬拉松式會談後,終於就取代歐盟憲法的新條約草案達成協議,結束長達兩年的歐盟制憲危機。

  由於新條約保留了歐盟憲法主要內容,意味歐盟憲法可望在改頭換面後“重生”。這項最新演變為歐盟擴張及增加國際影響力鋪路。

  文章說,雖然布朗來不及參與歐盟新條約的談判,而且其外交政策也還不明朗,但一般認為他可能多親近歐盟,若屬實,這將有利於歐盟的整合。

  其次,“新三劍客”上台後,歐美關係相信會回擺。默克爾和薩爾科齊都認同和美國修好對德國和法國沒有壞處,而布朗雖然不會像布萊爾一樣,外交政策以美國馬首是瞻,但基於英美的傳統友好關係,兩國特殊關係不會發生太大變化。

  文章表示,然而,和美國保持友好合作,並不意味著歐洲會任由美國擺佈,正如默克爾和美國合作主要是為了打造一個“比歐洲更大的共同市場”,她所注重的題實用的經濟效益。同樣的,薩爾科齊雖然強調法美有必要加強雙邊關係,但也認為美國應該聆聽友邦的意見,反映了其自主性的對美政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