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澳門日報:美國增海灣軍事部署所為何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13 11:43:05  


  中評社香港7月13日電/最近以來,美國海軍不斷增加在海灣地區的軍力部署,把在該地區的航母數量增至三艘。目前,“企業”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正在駛向海灣,此舉引起各方的關注與猜測。 

  《澳門日報》今天發表社評說,美國軍方稱,“企業”號為首的航母戰鬥群將在海灣水域與“約翰斯坦尼斯”號和“尼米茲”號航母會合,是為增援美軍在該地區的軍事力量而非執行替換任務。 

  這樣,美國在伊朗附近海灣水域的軍事集結,已達到二○○三年伊拉克戰爭以來的最高水平。“企業”號將加強第五艦隊在海灣水域的威懾力和戰鬥力,同時為駐紮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美軍提供支持。不過,由於新軍事部署過於敏感,軍方表示,這一常規軍事部署並不針對哪個海灣國家。 

  然而,美軍在海灣如此規模的兵力,已達足以向伊朗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的程度。因此,該地區的緊張局勢將因此加劇。 

  不久前,當國際原子能機構向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提報伊朗核計劃、認定伊朗未遵從停止有爭議的鈾濃縮活動之後,美國核動力航空母艦“尼米茲”號便駛向印度洋,於本月初抵達印度東部舍奈港,早已升高中東地區緊張氣氛。未幾,“企業”號接踵開往海灣,再添壓力。 

  社評說,無疑,作為第一艘訪問印度的美國超級航空母艦,挾着龐大戰鬥群和九十架先進戰機而來的“尼米茲”號,似為彰顯日趨密切的美印軍事合作關係,但何嘗不是凸顯美國強化對中東到南亞的遏制威懾力量的用心呢? 

  印度國防部官員坦承,由於正値伊朗核危機關鍵時刻,“尼米茲”號在敏感時刻訪印,升高了地區緊張氣氛,讓印度政府頗不自在,擔心因此引發不必要的困擾,不得不愼重處理此事。 

  在美伊核問題商議陷入僵局後,歐盟和伊朗上月底再度就伊朗核問題舉行新一輪會談,但沒有取得實質性成果。會談準備在近期繼續進行。雖然聯合國已經先後數次對伊朗發出必須停止鈾濃縮活動的決議,但伊朗堅持自己有發展核能源的權利。 

  伊朗拒絕停止核活動,美軍增派航母戰鬥群,不難理解兩者間的聯繫,所有這些都從不同側面預示伊朗危機的日益激化。 

  社評指出,人們注意到,美國國務卿賴斯日前曾表示,伊朗局勢“越來越危險”,因此,如果伊朗拒絕放棄它的核計劃,美國可能向伊朗動武。她說,布什總統從未否定向伊朗動武的可能性,坦白說也沒有人希望布什否定這種可能性。 

  不過,布什已表明,他主張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伊朗危機。賴斯的這番話,給美國這次軍事調動的作用作了解讀,讓人聞到火藥味。 

  從目前情況看,美軍在海灣的大規模調動,相信只是為了向伊朗增加軍事壓力,恫嚇作用更多一些,希望藉此迫伊朗愼重考慮拒絕停止鈾濃縮的後果。 

  儘管火藥味頗濃,布什對伊朗亦恨之入骨,但貿然對伊朗揮軍,又談何容易。形勢不允許布什可以有軍事衝動,最大原因就在於伊拉克局勢牽制着布什政府。 

  社評說,現在連伊拉克都無法穩定,加上國內反對伊拉克戰爭的強大民意,布什又豈敢輕率點燃新的火頭?再說,布什政府的財政也不寬裕,美國會一份報吿稱,截至今年六月,美國自“九·一一”事件以來,用於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以及海外基地保護的經費總數已達六千一百億美元,其中用於伊戰的費用高達四千五百億美元。 

  本財政年度中,伊戰費用約一千百五十八億美元,同比增長四成。如果布什政府提出的下財政年度軍費申請獲國會批準,到該財年結束時,美國累計戰爭總經費將達七千五百八十億美元。龐大的軍費,令布什政府的財政日見捉襟見肘,美國人民會同意到伊朗再打一場勞民傷財的仗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