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慶內蒙自治60年大會 曾慶紅作講話(全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08 22:57:54  


  中評社香港8月8日電/8月8日,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在呼和浩特舉行。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曾慶紅為團長的中央代表團,帶著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全國人民的深情厚誼,8日上午乘專機抵達呼和浩特,參加慶祝活動。在慶祝大會上,曾慶紅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下,內蒙古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係不斷鞏固和發展。講話全文如下: 

  在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 
  (2007年8月8日) 

  曾慶紅 

  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是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盛大節日。在這喜慶的時刻,我們中央代表團帶著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重托,帶著全國各族人民的祝福來到這裡,同內蒙古各族幹部群眾一道,共慶節日、共用歡樂。首先,我代表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向內蒙古各族工人、農牧民、知識分子、幹部和各界人士,向人民解放軍駐內蒙古部隊指戰員、武警內蒙古部隊官兵和公安民警,向所有關心和支援內蒙古建設的同志們、朋友們,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親切的問候! 

  60年前成立的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們黨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一個範例,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民族實際相結合的一大創舉,是我國民族關係史上的一座豐碑。60年來,內蒙古自治區沐浴著黨的民族政策的燦爛陽光,承載著各族幹部群眾的共同願望,沿著民族區域自治的正確道路,走過了波瀾壯闊的歷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是政治制度實現了歷史性變革。隨著內蒙古農村土地革命和牧區民主改革的勝利完成,沿襲數千年的封建統治徹底結束了,各族人民擺脫了受奴役、受剝削的地位,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充分享有管理本地區本民族內部事務的權利。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下,內蒙古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不斷鞏固和發展。 

  二是經濟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在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和全國人民大力支援下,經過內蒙古各族人民60年的艱苦奮鬥,自治區生產總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了196倍,特別是近5年增長速度持續位居全國第一。全區產業結構正由傳統的遊牧經濟向著現代農牧業和工業經濟加快轉變。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比改革開放前增長了近25倍和近37倍,人民生活總體實現小康,目前正朝著更高水準的全面小康社會目標邁進。 

  三是文化和社會建設實現了歷史性進步。60年來,黨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文化政策得到認真落實,各族群眾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得到切實尊重。自治區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各級各類教育全面推進,醫療衛生條件大為改善,各族群眾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顯著提高。 

  四是為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內蒙古各族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早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內蒙古就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地方組織,培養了我們黨早期的少數民族幹部。抗日戰爭時期,內蒙古建立了大青山革命根據地。解放戰爭中,內蒙古充分發揮了作為東北和華北鞏固後方的戰略作用。新中國成立之初,內蒙古作為全國第一個省級民族自治地區,為全國其他民族地區提供了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寶貴經驗。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內蒙古各族人民又為保衛邊疆、建設邊疆作出了艱苦努力。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內蒙古在加快自身發展的同時,為國家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僅在“十五”時期,自治區就向外輸送煤炭4.3億多噸,輸送電力1350多億千瓦時。 

  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年來的成功實踐告訴我們:要實現自治區的繁榮發展和團結穩定,就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準;必須堅持國家幫助、發達地區支援和自力更生相結合,充分調動各族幹部群眾和各界人士的積極性;必須堅持國家利益和中華民族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堅決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國家統一。這是內蒙古自治區60年發展歷程積累的寶貴經驗,也是今後應當繼續遵循的重要原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