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探營中國赴蘇丹維和部隊:百里挑一熟掌雙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17 09:03:34  


8月17日,中國首批赴蘇丹達爾富爾維和工程兵大隊在河南焦作正式成立,該大隊由300多名官兵組成。 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9月17日電/《環球時報》報道,9月15日,作爲先遣的中國赴蘇丹達爾富爾地區維和部隊在河南沁陽郊外亮相,幷接受中外記者采訪。此舉又一次表明中國政府一直在積極參與達爾富爾問題的斡旋與解决,幷積極履行聯合國賦予的維和任務。記者受邀在第一時間來到了這支部隊的駐地,進行了一次詳細的探營。 

  進入達爾富爾地區的第一支國際維和部隊 

  15日中午,當《環球時報》記者來到維和部隊訓練場時,315名維和部隊官兵頂著烈日的炙烤,早已列隊完畢。隨著國防部維和事務辦公室戴紹安副主任的一聲令下,維和部隊方陣在震天的口號聲中向中外記者表演了格鬥訓練展示。與此同時,道路訓練場上推土機、平路機、壓路機轟鳴而過,瞬時間將坑坑窪窪、破損不堪的道路修複完整;此時,另一訓練場上,印有“UN”標志的板房和帳篷已在瞬時間拔地而起;幾聲槍響後,模擬受襲後戰場救護以及自我防衛警戒的訓練科目開始,頓時上百部攝影機、照相機的鏡頭齊刷刷的調轉過去……幾組訓練科目一氣呵成,令在場的中外記者們對部隊的訓練水平刮目相看。一位外國記者甚至一邊奔跑著拍攝,一邊半開玩笑地對記者說:“太快了,啥也沒拍上。” 

  據國防部維和事務辦公室副主任戴紹安介紹,2007年4月,聯合國邀請中國向蘇丹達爾富爾地區派遣多功能工兵分隊,中國政府接受了這一邀請,幷交由濟南軍區負責組建這一部隊。中國首批赴蘇丹達爾富爾地區維和工兵分隊主要擔負營區施工,道路、橋梁的架設與修複以及打井等27項具體任務。根據聯合國的要求,部隊將于10月初陸續部署至達爾富爾地區。本次赴蘇丹達爾富爾維和多功能工兵分隊分隊長上官林宏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說,維和部隊下轄3個工兵排、一個打井排、一個警衛排和1個一級醫院,編制員額315人(其中警衛排40人,主要負責施工作業時的安全保障)。另外,附屬各種設備、車輛共計145台(輛、部)。 

  其實,這幷不是中國第一次向蘇丹派遣維和部隊,戴紹安副主任告訴記者,聯合國蘇丹特派團已有中國維和部隊一個275人的工兵分隊、一個100人的運輸分隊和1個60人的醫療分隊,目前部署在蘇丹西南部的瓦烏地區。而這支即將在10月份出發的維和工兵分隊將是部署在達爾富爾地區的首支國際維和部隊。戴紹安進一步介紹到,中國是第一個接受聯合國邀請,加入這次聯合國—非盟混合維和部隊的國家,也是第一個派出觀察隊前往達爾富爾的國家。作爲先遣部隊,工兵分隊將從事修建道路、構建基礎設施等工作,爲聯合國後續部隊的到來做後勤准備。 

  但他也表示,中國參加聯合國的維和行動“還很不够”。中國作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又是聯合國維和特委成員,幷加入了聯合國維和待命安排機制,今後還會積極參加聯合國的維和行動。戴紹安後來還提到,在這次行動中,中國軍人首次被聯合國任命爲維和部隊的高級指揮官,說明聯合國對于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給予了充分肯定,也是對中國軍人能力和素質的充分認可。 

  維和官兵百里挑一,人人熟練掌握英阿雙語 

  在采訪過程中,《環球時報》記者發現,這支維和部隊真正稱得上是精兵强將,每一位成員都是從志願報名的數千名官兵中經過層層考試考核,不斷地篩選出來。戴紹安副主任介紹,本次赴達區多功能工兵分隊官兵都從部隊中經志願報名後精挑細選出來的業務骨幹,在修築道路、橋梁和打井方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在接受中外媒體采訪時,維和部隊官兵舉止大方,彬彬有禮。每個受訪官兵均能用熟練的英語、阿拉伯語進行日常基本交流,幷且展示出了良好的風貌和自信,給記者們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當問及參加維和行動會有生命危險,是否懼怕時,官兵們均表示出樂觀的態度,“維和行動是光榮的,條件再艱苦再危險,也會保證完成任務。” 

  上官林宏分隊長告訴記者,受領維和任務以來,在國防部維和辦的指導下,維和官兵對達爾富爾任務區基本情况、維和部隊交戰規則等維和知識;《聯合國憲章》、《國際法》等基本法規;英語、阿拉伯語的語言知識均進行了大量細致系統的學習和培訓。幷且在專業訓練方面,該分隊自6月13日組建以來,共完成了67個訓練日的訓練,重點進行了工程機械操作、車輛駕駛、構築急造軍路、橋梁假設、打井以及救火等內容的訓練,確保每名官兵都具有過硬的專業素質和熟練的作業能力。此外,赴達區多功能工兵分隊爲應對突發情况加强了警戒、射擊、單兵戰術等內容的訓練和衛生防病救護等技能的培訓,提高了防衛技能和自救能力。同時,爲適應蘇丹氣候炎熱,工程作業强度大等實際情况,維和分隊把官兵的體能訓練始終貫穿始終。各方面的綜合訓練將確保中國維和部隊出色地完成聯合國賦予的維和任務。 

  記者親身感受少數西方媒體在達爾富爾問題上對中國的有色眼鏡 

  此次中國赴蘇丹達爾富爾維和部隊的亮相,吸引了各國媒體的注意。來自美國、英國、德國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39家新聞機構以及部分國內新聞媒體共計70多名中外記者同時聚集到了沁陽。之所以會吸引這麽多媒體的關注,就在于達爾富爾問題上的敏感性,可以說其中少數西方媒體記者是戴著有色眼鏡前來,更有甚者是帶有敵意前來,意欲從中爲所謂的“中國幹涉蘇丹內政”、中國在達爾富爾問題上 “逃避責任”尋找蛛絲馬迹。《環球時報》記者在采訪現場親身感受到了這種氣氛。 

  西方國家在解决達爾富爾問題上始終批評中國“不作爲”,但當一支即將奔赴達爾富爾的中國維和部隊正整裝待發時,西方記者却轉而發難,問“維和行動是不是在幹涉蘇丹內政”,戴紹安副主任明確的回應,“維和是在聯合國授權,當事國政府同意情况下采取的以避免沖突再次發生,維持當地安全保障的行動,和不幹涉內政毫不矛盾。在培訓時,我維和部隊特別强調要尊重駐在國的法律法規,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首先一條就是尊重駐在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同時,戴紹安再次反駁西方對中國“沒有負起責任”的批評,形容這批評“太牽强”。 

  一些西方記者試探性地問及中國對于參加國際維和行動的决心,“會不會擴大赴達爾富爾維和部隊的規模”,欲借機渲染中國在達爾富爾問題上“僅爲作秀”。戴紹安副主任表示,“(是否維和部隊擴大規模)要取决于聯合國的要求,中國對于參與聯合國主導的維和行動始終持積極態度。”但他同時表示,中國參加聯合國的維和行動“還很不够”。中國作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又是聯合國維和特委成員,幷加入了聯合國維和待命安排機制,今後還會積極參加聯合國的維和行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