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針對亞洲大陸 日本成美國反導“第一陣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18 11:16:49  


日本自衛隊裝備的愛國者2型防空導彈系統。(資料圖)
  繼在日本部署陸基X波段預警雷達之後,美國日前又部署了一套能够接收和處理導彈預警信息的“聯合戰術地面站”。有評論認爲,由于地理上的優勢和政治上的依附,日本已被美國打造成了針對亞洲大陸的反導“第一陣地”。 

  在日部署“聯合戰術地面站” 

  據日本廣播協會報道,10月12日,美軍在位于日本北部青森縣的三澤空軍基地,部署了“聯合戰術地面站”(JTAGS),這是美國首次在日本境內部署這種系統。 

  據日本防衛省官員越智文孝介紹,“聯合戰術地面站”由一輛裝載信息處理設備的車輛和三個衛星天綫組成,專門接收來自預警衛星的導彈發射數據,分析彈道飛行目的地,幷將信息傳給美軍和日本防衛省。 

  實質上,“聯合戰術地面站”是可機動部署在戰區的“國防支援計劃”處理系統,能同時接收兩顆以上的“國防支援計劃”衛星的數據,進行綜合處理,直接爲戰區提供導預警服務,大大縮短探測導彈發射幷提供警報的時間。“聯合戰術地面站”系統裝在軍用標准櫃內,可由機動牽引進行轉移或部署,還可由大型運輸機進行遠程運輸。 

  導彈預警的重要組成部分 

  要認識“聯合戰術地面站”的重要性,首先應當了解美國設計導彈防禦的原理。簡單而言,導彈防禦需由多重步驟相互配合:首先是發現導彈發射;其次是對導彈進行跟踪幷定位其飛行軌迹;最後才是發射攔截導彈擊毀來襲導彈。其中,第一個環節十分重要,發現得越早,就越能贏得反應時間,而發現導彈發射的工作主要由天基早期預警系統,即“國防支援計劃”預警衛星來完成。 

  “國防支援計劃”預警衛星系統有3顆工作星:一顆位于印度洋上空,主要監視俄羅斯和中國的洲際導彈發射場;第二顆在巴西上空,主要探測核潜艇從美國東海岸以東海域的導彈發射;第三顆在太平洋上空,主要探測核潜艇從美國西海岸以西海域的導彈發射。該系統對助推階段導彈的探測效果較好,主要是因爲美國DSP衛星主要的偵察手段爲紅外探測,而該段的導彈尾焰溫度較高,跟踪目標較爲明顯。 

  “國防支援計劃”預警衛星系統,通常每年能探測到80-90次導彈發射,其中約2/3是戰略導彈或航天發射,其餘爲較小的戰術彈道導彈發射。 

  在1991年的“沙漠風暴”行動中,“國防支援計劃”衛星多次探測到了伊拉克“飛毛腿”導彈的發射,幷及時發出預警信息,同時也使以色列軍隊和駐沙特美軍能及時發射“愛國者”導彈進行攔截。 

  “聯合戰術地面站”處理的就是“國防支援計劃”預警衛星探測到的有關全球導彈發射的數據。可以說,“聯合戰術地面站”是將衛星數據進行融合,最終形成有用情報的關鍵一環。一旦缺了它,此後對導彈的跟踪和定位以及攔截都難以進行。 

  日成爲美導彈防禦重要陣地 

  從“國防支援計劃”預警系統的工作流程來看,“聯合戰術地面站”部署在日本,將縮减美軍針對來自于亞洲大陸導彈的反應時間,提升其防範能力。 

  據報道,負責控制“國防支援計劃”預警衛星系統的美國空軍,目前建有兩個大型固定地面處理站:一個是建在澳大利亞的海外地面站(OGS),另一個是建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巴克利空軍基地的本土地面站(CGS),都是用來接收和處理衛星下傳的預警數據的。按照以前的程序,這些數據和信息,先要上報給位于科羅拉多州夏延山的北美防空司令部和美國戰略司令部的預警中心,這兩個預警中心再將數據發送給各有關部門和世界各地的有關戰區。 

  而“聯合戰術地面站”的存在,則可以使前綫的部隊直接接收和處理來自“國防支援計劃”衛星的預警信息,减少固定地面處理站和兩個預警中心的重複勞動,使處于一綫的作戰部隊能有更多時間作出反應。 

  駐韓美軍在韓國“聯合戰術地面站”工作 

  目前,美軍除在國內部署了三套“聯合戰術地面站”外,還在德國和韓國部署了兩套。而日本是美國在海外部署的第三套。 

  有評論指出,從當前美國導彈防禦系統建設的態勢來看,日本已經成爲美國重要的反導陣地:除“聯合戰術地面站”外,美國還在日本海周邊海域,部署了多艘裝備有海基高空攔截系統的“宙斯盾”艦,在日本境內部署了最新式的陸基X波段雷達。此外,美國還准備在沖繩部署第二座此類雷達,同時拉攏日本參與專門在導彈助推段進行攔截的機載激光反導武器的研制。 

  新聞延伸:美國意圖帶有冷戰思維 

  美國情報機構官員曾多次在國會聽證會上,聲稱中國正在研發更加靈活、打擊能力更强的常規導彈與核導彈,對美國構成了威脅。美國防部每年撰寫的《中國軍力報告》,更是詳細列舉了中國可以打到美國本土和對駐西太平洋地區美軍形成打擊能力的導彈型號。而據日本《産經新聞》報道,美日投入30億美元研制的新一代“標准3”導彈,主要目標也是針對中國正在開發中的射程爲1800至2500公里的中程導彈。 

  有分析指出,對中國而言,美國此次强化在亞太地區的導彈防禦能力,其最大危險就是增加未來美軍介入台海沖突的可能性。 

  美國一直擔心,一旦武力介入台海沖突,不僅其派駐的部隊可能遭到導彈的致命打擊,連美國本土也不安全。而導彈防禦能力的强化,可能增加美國武力介入台海沖突的可能性。 

  此外,美國在亞太地區部署戰略預警系統的探測距離能够深入中國腹地。美國這種針對中國的冷戰思維,無疑是逆當前世界潮流的。(來源:國際在綫-世界新聞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