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反恐怖襲擊暴力手段 是中國一貫立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20 09:33:11  


  中評社香港10月20日電/巴基斯坦前總理布托結束八年流亡生涯回國,盛大的群眾歡迎場面演變成恐怖炸彈襲擊,最少一百三十六人被炸死,超過三百二十五人受傷,猶幸布托本人當時正在防彈車上的夾層房間內休息,逃過一劫。

  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題為“巴國局面混亂 中國譴責襲擊”的社評表示,事件發生後,各國政府表示關注及震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在回答記者詢問時對事件作出強烈譴責,並表示希望巴基斯坦保持社會穩定。

  社評說,反對恐怖襲擊暴力手段,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是中國政府的一貫立場;這一立場,是符合各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如同昨日發生在卡拉奇的炸彈襲擊事件一樣,儘管行事者背景未明、動機未悉,但多少無辜老百姓已經在無情的炸彈爆炸下血肉橫飛、傷亡枕藉;從電視鏡頭可見,當時成千上萬的群眾簇擁在大街上,爆炸發生時,他們根本連逃生走避的機會都沒有,幾響猛烈爆炸過後,就是一片火光熊熊和驚呼哀號之聲,情景十分混亂和可怖。近年一些極端組織,名為反壓迫,但卻把炸彈扔向大街、子彈射向人群,首當其衝的是手無寸鐵的小百姓。因此,儘管一些民族或教派組織有其“揭竿而起”的理由,但採取恐怖手段暴力襲擊,以平民性命為芻狗,卻是絕對失道寡助、不得人心的。

  社評又表示,布托遇襲事件發生後,至今情況尚未明朗,原因眾說紛紜。但值得關注的是,事件堪稱是一場“事先張揚的襲擊”,因為早在布托啟程回國前,外國通訊社已經廣為報道,最少有三起勢力已經公開揚言或在暗中部署要對布托採取襲擊行動,包括為布托支持美國反恐言論所激怒的拉登“基地”組織、阿富汗塔利班武裝分子以及巴國內一些保守軍方勢力,連採取自殺式炸彈襲擊這樣具體的方案都披露了。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布托卻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表示自己“為民主而生存”,就算有危險,也不會改變回國的決定。

  另一方面,穆沙拉夫政府的情報部門在事前應該已經充分了解相關情況,因而在布托車隊經過的十六公里道路兩旁事先部署了一萬五千名軍警及屋頂狙擊手,加上布托領導的人民黨的支持者,共二萬人負起了保護布托安全之責。然而,為何如此戒備森嚴、如臨大敵,最少一輛裝有炸藥的“汽車炸彈”及一名“人肉炸彈”卻可以近距離直衝向布托所坐的專車?電視鏡頭可見,布托乘坐的用大卡車改裝的半開篷“防彈車”,車頭被熏黑、車尾亦被炸毀,如果當時布托站在車頭露天部分,分分鐘凶多吉少。如此軍警嚴密布防,為何無法防止襲擊?

  社評指出,而事件中,布托回國前,穆沙拉夫本來已簽署了一份全國和解協議,穆沙拉夫赦免布托七年前去國時被指控的貪污罪名,換取人民黨的支持,如巴國最高法院推翻了赦免的決定,布托回國有可能要面對訴訟以至入獄。目前巴基斯坦的內外情況都比較複雜,事態發展值得關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