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紐約時報:布什終於找到外交依靠--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23 17:27:32  


布什,終于在一個難以置信的地方,找到外交依靠:中國。--《紐約時報》
  中評社香港10月23日電/美國《紐約時報》10月7日報道,在國內四面楚歌、在伊拉克深陷泥潭、眼看當總統的日子就要到頭的喬治·布什,終于在一個難以置信的地方,找到外交依靠:中國。

  上周,朝鮮同意解除其核設施功能表明,布什的外交政策已經多麼依賴中國人的幫助,因為頗能說明問題的是,這個協議在北京宣布。中國人或許就是本屆政府和平解決下一個重大危機———伊朗拒絕放棄鈾濃縮權利的最大希望所在。布什政府中有些人大概就是這麼想的。

  在當總統的大部分時間裏都狂妄自負、一意孤行的布什,越來越求助中國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從朝鮮到達爾富爾,到緬甸局勢。

  美國朝核問題談判代表克裏斯托弗·希爾說:“中國已經成為美國所有外交使團的第一站。”

  中國能以類似方式說服伊朗嗎?這兩種對抗在方方面面都不相同,但有跡象表明,答案可能是肯定的。

  即使如此,鑒于中美兩國在歷史和政治方面的種種分歧,把中國稱作盟友甚至合作夥伴大概有點兒一廂情願。事實證明,對布什政府提出的許多要求,特別是涉及懲罰“獨裁政權”時,中國並不願意附和。因此,中國始終保持謹慎,說這類措施是幹涉別國內政。

   美國害怕伊朗掌握核武器,是因為擔心伊朗與真主黨和哈馬斯這類組織的聯係,還有伊朗在伊拉克日益增強的影響。而這些問題對中國似乎並不像對美國那麼緊迫。美國30年來一直設法在經濟上壓制伊朗,而中國卻指望著讓伊朗繼續做重要的經濟夥伴。

  設在華盛頓的顧問機構歐亞集團的克利福德·庫普錢說:“中國在利益與美國一致時可能起到積極作用。有關伊朗,中國似乎另有計劃。”

  但設在華盛頓的兩黨研究機構新美國基金會的史蒂文·克萊蒙斯說,盡管有些美國人認為中國不願向伊朗施加壓力並對此表示失望,中國已經在設法緩解可能引發又一場波斯灣軍事衝突的緊張局勢中,發揮積極作用。

  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因而一直在外交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中國對布什政府的重要性有所增加卻出于兩個原因:在全球范圍內,中國都變得更加自信;布什政府已經沒有多少選擇余地了。

  克萊蒙斯說:“我認為,我們幾乎在世界各地都需要中國,因為我們已經和世界其他地區脫離開來。”他批評本屆政府,起初號稱當務之急是伊拉克,而不屑採取一致的國際外交行動。

  與此同時,中國卻把外交和經濟關係穩步擴展到亞洲以外的廣大地區。克萊蒙斯提出,這使各國如何看待中國發生根本變化,對美國的看法同樣也發生逆轉。他說:“他們把中國看作崛起的強國,而對我們卻不再這麼看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