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日美關係逢“深秋” 福田料推“亞洲外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20 11:05:34  


日本媒體普遍認爲,福田的新加坡之行旨在改變“因小泉內閣造成的日本亞洲外交停滯不前的狀况”。
  中評社香港11月20日電/今日,在新加坡舉行的東亞領導人會議將迎來“亮點時刻”。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日本新任首相福田康夫將進行首次會面,這也是日本領導人更迭後,中日最高層領導人間的首次會晤。《環球時報》記者就此采訪了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日本問題專家劉江永教授,他認爲,此次會面標志著中日關系已進入“改善機遇期”。

  中日均對會面“抱有期待”

  “對于此次會面,中、日兩國均抱有很高的期待。”劉江永教授認爲,自從今年四月溫家寶總理的訪日“融冰之旅”之後,中、日高層領導人再一次進行會晤,這也意味著新首相福田康夫會“繼續推進中日關系的改善”。

  專家認爲,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明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30周年,在這樣一個有紀念意義的年份中,兩國領導人的此次會面很有可能是就“如何進一步落實戰略互惠關系”交換意見幷展開一系列合作。

  劉江永教授介紹,展望此次會面,雙方很可能達成幾項具體共識。“一方面,會確認雙方領導人的互訪溝通機制,確認今年年底福田首相訪華和明年胡錦濤主席訪日的相關事宜,”專家說道,“更重要的則是鞏固和確認中日領導人于去年秋天和今年春天達成的構築戰略互惠關系的共識。”

  “日美同盟”與“亞洲外交”同行

  在出席東亞領導人峰會前,福田康夫剛剛結束了對盟友美國的第一次出訪計劃。對于福田與布什的此次會面,日本媒體紛紛認爲,美日間的關鍵問題幷未得到進展,日本《産經新聞》甚至認爲,福田的出訪讓人感到日美關系步入越來越冷的“深秋”。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日本媒體對于福田康夫“積極亞洲外交”的諸多報道,媒體普遍認爲,東亞峰會將是福田正式推行“亞洲外交”的開端。

  “‘日美同盟’ 發生問題與‘積極亞洲外交’政策的推行幷無直接關系,”劉江永教授認爲,在福田康夫的外交政策中,無論日本與美國的關系是否能够得到改善,日本都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注重與亞洲各國的關系發展。專家解釋說:“‘日美同盟’與‘亞洲外交’幷不矛盾,美國也希望福田康夫可以與亞洲各國保持良好的關系。實際上,這二者之間是有諸多‘平衡點’的。”正如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所說,福田首相將“右手美國,左手亞洲”。

  中日關系或將恢複到“村山富士時代”

  中日兩國領導人在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的雙邊會晤在小泉純一郎時代曾經中斷,在安倍晋三時代才重新恢複。日本媒體也普遍認爲,福田的新加坡之行旨在改變“因小泉內閣造成的日本亞洲外交停滯不前的狀况”。

  “中日關系已經恢複到‘前小泉時代’,”劉江永教授說,“如果福田內閣能够保持足够的穩定性,中日關系將有可能恢複到‘村山富士時代’。”專家分析道,近期有關中日關系的利好新聞還是很多的,尤其是中國軍艦即將在本月末訪問日本,這將是二戰之後的首次造訪。“這說明中日兩國已經意識到,在政治關系改善的前提下,兩國應减少戰略互害,落實互惠關系。”

  與此同時,專家也認爲,中日關系仍存在些許變數,比如如何處理日本國內政治“右傾化”、台灣問題等,這些都將考驗福田康夫。“相信福田內閣會采取一個明智的立場。”專家說道。

  “無論如何,今日中日高層領導人的會面都標志著中日關系已進入到‘改善機遇期’,”劉江永教授最後說道,“對于‘有利時期’的到來,中日兩國都應加倍珍惜。”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